「全國治水會議」已於十一日召開,當各界把關愛的眼神集中在南部的災後重建,卻忽略了中部地區因地質脆弱與受到九二一地震創傷後,尚未復原之濁水溪、大甲溪、大安溪等區域,可能受創程度,恐遠遠超過地質環境相對較佳的南部地區受災程度。
中部觀光勝地廬山溫泉雖未發生嚴重的災情,但因它位於濁水溪支流塔羅灣溪之中游河階台地上,其可利用的平階台地幅員不大,近年來,溫泉產業興盛後,業者大量在低河階台地上興建溫泉旅館,迄今已有上百家溫泉旅館存在。廬山溫泉由於地質不穩定及位於低河階台地上,占用河川用地,使剩餘河川斷面不足通過五年重現期之洪水。
面對潛在的危機,誰來規畫管理?卻有多個政府機關權責糾纏。包括水利署主管之河川區域、溫泉區;交通部觀光局及南投縣政府主管之廬山風景特定區;水土保持局主管之山坡地;林務局主管之林班地;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管之原住民族保留地;再加上下游台電公司管轄之霧社水庫淤積影響及業界之自我權益主張等因素,使該地區無法彙訂有效合理之整體開發經營計畫。因此自八十年代起,諸次颱洪均在本地區造成重大災害。
每次災後雖一再檢討、整合、規畫,由於業界及各政府機關間缺乏共識,亦無機關具有統合之權能,故迄今仍處於無法合法經營及高危險潛勢之情況。
大甲溪的整治也遭遇類似的狀況。自從九二一地震後,大甲溪沿岸地質破碎,每遇颱風降雨,經雨水水力之剪裂後即大量崩坍或形成土石流,因此環保學家主張封山休養,台八線中橫公路乃自谷關至梨山間封閉不予修復。
此外大甲溪亦因崩坍產生之土砂大增,遭遇沿流水庫之截儲及人工之疏濬,發生下游河床沙源補注不足,產生沖刷下降致危害跨河構造物的安全;較大的災害,包括九十三年的敏督莉颱風造成的松鶴部落土石流災害。該次災害後的處理,由於涉及河川及坡地對土石的處理管轄權無法統合,而形成各機關各自為政的情況,使得迄今大甲溪流域仍為高危險災害潛勢地區。
做為一個水利人,在面對現階段此種水、土混合的「複合型災害」有了覺悟性的體認,認為政府在組織再造規案中,增設一個從流域治理事權統一的專責部會;然而行政院組織法修訂通過曠日廢時,強化「行政院重要河川流域協調會報」,以加強協調來解決目前事權不統一的現象,落實執行流域管理政策,才能降低重大災害之發生機率。
(作者為前水利署副署長/前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