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可望在今年底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聯電已表示,在政府許可辦法出爐後,將提出合併和艦的申請,正式跨足大陸半導體市場。市場普遍看好聯電將是這項開放政策最大的受惠者。

當年一手擘畫聯電的兩岸布局,卻因此備受官司困擾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聯電即將收割大陸市場成果的前夕,接受《旺報》專訪。對於為和艦案付出的代價,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但他希望政府不要再對企業赴大陸投資作任何的限制。因為這種限制,最後反而會讓台灣的企業失去技術領先的地位。以下是專訪內容:

限制阻礙競爭 政府「不管」最好

問:政府年底前將跨部會協商,討論是否放寬面板、半導體赴大陸投資限制。預料政策將進一步開放,請問您認為開放幅度應到何種程度比較理想?

答:要開放當然就不要再作任何限制,「不管」是最好。

問:不少人擔心政府對半導體和面板的西進愈來愈開放,可能導致台灣的技術外流和員工就業問題,您的看法如何?

答:這類擔憂,後面代表的是無知。台灣半導體業與面板業,可以說我們都是先驅;我們的技術都是從無到有,慢慢成長起來的。技術成長的關鍵,是要能賺錢;有競爭力、能賺錢,就可以投資研發、更新設備,技術就能不斷成長。反之,如果失掉競爭力,即使原有技術再好,也會成為明日黃花。

有人不了解技術成長的動態過程,以為限制到大陸投資,就可以保持台灣技術領先;殊不知這樣做卻限制台灣競爭力成長,最後正好讓台灣企業逐漸失去領先地位。這種官僚與無知,真是可怕。

聯電如不去大陸 等於讓出市場

問:聯電表示,等政府年底的許可辦法出爐後,將正式提出合併和艦的申請。您預期未來兩方合併後,可對聯電增加哪些競爭力?

答:這件事從反面去看,會比較清楚。聯電如果不去大陸,等於把大陸所能提供的各種成長養分,如人才、市場、資金、土地等等拱手讓給現存與未來的競爭者,當然就相對的降低了自己的競爭力。這是不利的,也是不智的。

問:一般認為,政府年底開放半導體赴大陸的措施,聯電會是最大的受惠者。但為了布局西進的策略,您和聯電為了和艦案付出不少代價,您對這過程中的利弊得失看法如何?

答:解除投資大陸的限制,有利於台灣企業發展,最大的受惠者是台灣,絕不只是聯電。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彼德.杜拉克說過:「企業經營不是為避免風險,而是選擇正確的風險去承擔」。我當時做了我認為該做的事,是非成敗只好一笑置之。

不復出 不當擠掉年輕人的老傢伙

問:這波金融風暴之後,許多企業的創業者重披戰袍,包括鴻海的郭台銘、台積電的張忠謀,可是您還是保持退隱的狀態。未來聯電若能在大陸市場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您有可能復出嗎?

答:企業要成長,就必須不斷在人事上新陳代謝,否則何必訂退休制度?大家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好了。我退下來,一方面是為保全聯電,讓聯電不受和艦案牽扯;一方面也是想讓賢給年輕、更有體力與衝勁的下一接班梯次。退下來又不甘寂寞回去奪權,老傢伙擠掉年輕人,這種事我做不出來。

問:就政府整體對大陸的政策,日前您提到,馬政府對大陸開放的速度不夠快,您建議應該如何加快開放腳步?

答:我想多尊重企業界的意見就行了。政府如果高高在上,只計算政治損益,不管民間疾苦,當然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慢慢拖囉。

沉迷網路世界 看好電子書發展

問:您這陣子都在當宅男,為何如此沉迷網路?

答:網路世界真的能讓人「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是讓我著迷之處。

問:高科技股一向是台灣投資人最愛的投資標的,你這麼著迷網路,是不是表示網路股也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答:我現在常常上美國的亞馬遜書店Amazon買東西,所以買Amazon的股票是個不錯的選擇。要投資高科技產業,就要選擇零負債的公司。因為我定義的高科技公司,是靠創意、創新來獲利與成長的。這種公司的特色就是不必借錢。因此借錢很多的公司,通常顯示創新力不足,稱不上是高科技公司。

問:最近電子書的題材很紅,您平時博覽群書,又是高科技大老,您認為電子書的前景如何?有可能在幾年內就被讀者廣泛接受嗎?

答:電子書所具有的許多功能,是印刷書無法提供的,勢必會帶來書本革命,大幅取代印刷書。尤其是與求知有關的書籍,將來非看電子書不可。

問:我們都熟悉您做為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形象,但對於您躋身世界百大收藏家之列,大部分的台灣人可能不太清楚世界級收藏家的影響力。您能舉例說明成為世界百大收藏家所受到的禮遇,以及對中華文化、台灣的形象帶來的正面影響力有哪些嗎?

答:企業競爭是錙銖必較、甚至是殺氣騰騰的。藝術收藏則是講究真、善、美的。一個國家能多一些有格調的收藏家,對於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民間外交、乃至於國家形象當然都有助益。我到許多國外博物館都會受到禮遇,譬如館長親自接待,休館時間單獨導覽等等,藉這個機會我也可以趁機介紹中華文化的優點與特色,做點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