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求求您答應:徹底翻新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網友昨天在「航運論壇」版上發出的呼聲,其實從馬英九總統上任推動兩岸直航以來,台灣機場硬體的落後,就一直令國人汗顏。
這情況和桃園國際機場亞太排名從14名掉到18名,相互呼應,相對於大陸的航運設施,台灣的落後令網友心痛。有網友甚至諷刺,桃園機場「正名」倒是進步很快。
繼北京首都新機場、上海浦東和虹橋新機場、廣州白雲之後,昆明新機場預計2011年底完工使用;而台灣的桃園機場,在網友看來,「航廈整個空間簡直就是一個顢頇落後、寒酸粗糙的大展示。」
昆明新機場,是大陸「十一五」期間唯一批准新建的大型樞紐機場,也是雲南省「十一五」期間20個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其戰略定位,近期2020年,昆明新機場旅客和貨郵吞吐量將分別達到3800萬人次、95萬噸。
交通部公布的2008年國際機場排名,桃園和小港機場旅客數都大幅下滑,桃園機場全球排名下滑至58名。桃園航空城開發計畫,被視為搶救排名的關鍵。
台灣機場設施的落後,早在去年政府打算開放陸客觀光時,就被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公開批評而引爆;「旅客到了會以為來到平壤,我看亞洲只贏過菲律賓。」連勝文不客氣地說,桃園第一航廈根本是三流機場。
連勝文一輪重炮之後,去年6月在松山機場聽完台灣七個直航機場簡報後,劉兆玄只表示:「我今天看到的情形,我覺得非常不錯。」至於松山機場有比平壤機場差嗎?劉兆玄以「我沒去過平壤。」輕輕帶過。
根據國際知名航空服務調查機構SKYTRAX公布2009年全球機場大獎,仁川機場自2001年營運至今,就獲得全球10大最佳機場的第一名,每年處理將近4400萬人次的客運量以及450萬噸的貨運量。反觀台灣桃園機場每年只能處理2194萬客運量。
2008年亞太地區國際機場旅客流量,前三名分別為東京羽田、北京首都與香港機場,分別在全球排名第四、第八與第十二名。
亞太前十名機場客運量,除少數與桃園下降,其他不減反增,以大陸廣州機場成長最快,亞太地區排名從第十名躍升到第七名。
對於桃園國際機場的排名下滑,網友在論壇版表示「航廈現在的尿騷味比以前改善許多。」但交通部不服輸對外表示,2008年桃園機場客運量減少6.4%,但全球除了大陸地區機場以外,正成長的不多。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