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際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近日發售的新書《袁偉民與體壇風雲》中,暗指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在國際奧會主席選舉中,違背大陸當局支持羅格要求,而是支持金雲龍,此舉險些對北京申奧成功造成負面影響。何振梁回應這一說法是杜撰和汙衊。
據《南京日報》報導,《袁偉民與體壇風雲》一上市就引發熱烈討論。書中披露了大陸女排「假球」事件、「馬家軍」興奮劑事件等大陸體壇內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關於有「體育外交家、新中國體育先行者、新中國體育歷史的見證者」美譽的何振梁。
對於披露這些敏感話題的後果,袁偉民早有預料,他曾與朋友談及此話題時說:「有些事,我不出來說,長此下去就沒人知道真相了,歷史就這麼錯下去了。我明明知道真相卻不出來糾正,是對歷史不負責任的態度。」
書中兩部分批何
《袁偉民與體壇風雲》涉及到何振梁的章節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第4章「北京申奧:深層的故事」,第二個部分是第7章「普遍法則:新老交替不可替代」。
據《現代快報》報導,雖然袁偉民在書中沒有點名,但在後面章節間接點出了這位國際奧會委員的名字,文中寫道:「在這位資深委員的傳記《五環之路》中,是這樣記載他第一次當選國際奧會執委的:『1984年在洛杉磯中國第一次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取得了輝煌成績。中國在世界體壇的崛起,為何振梁在國際奧運會的活動提供了極大的條件。』」
在「北京申奧」章節中,袁偉民回憶何振梁在北京申奧期間「有些行為與北京申奧的總方針相悖」。當時北京申奧策略是,透過大陸對羅格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的支持,換取歐洲委員對北京的支持,最終北京如願申奧成功。然而,在隨後的國際奧委會主席選舉投票中,「中方的這位資深委員並沒有投羅格的票」。
于再清選奧運執委受阻
「普遍法則」一章對何振梁的批評更為激烈: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出於大陸在奧林匹克事務中的新老交替,決定在「這位資深委員」和于再清兩名國際奧委會委員中,讓年輕的于再清競選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這起初也得到「這位資深委員」的認可。
然而,後來「這位資深委員」在境外談到此問題時,卻說大陸的體育部長嫉妒他,所以自己不參加競選,引起國際社會熱議,最後于再清也沒能成功競選執委。2004年,于再清再度參加競選,此中「這位資深委員」多次發出阻撓之音,所幸于再清高票當選,被認為是中國在雅典獲得的「第33塊金牌」。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