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4版)同是回鄉祭祖,藍營政要,如連戰、宋楚瑜、林豐正、江丙坤等大多公開。而綠營方面則遮遮掩掩,即使回了也不敢承認。這當中,除了漳州籍的陳水扁、呂秀蓮、游錫、謝長廷之外,還有被稱為「台獨精神領袖」的李登輝,據考證,他的祖籍在福建永定,18年前李就曾派侄兒李道雄回鄉尋根謁祖。
李登輝也曾派人謁祖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固有的美德,而這種祭祀祖先的傳統,即使子孫遷移至台灣,也依然完整保存。近年,台灣藍綠政要的返鄉祭祖,蘊涵著的人性和地域人文的因素。
其實,世界上,真正會認認真真地去寫族譜,認尋自己根出何處的,就只有中華民族。詔安縣台辦主任申建平說,「比如我們詔安的沈姓,跑到城區老城廟,看看石碑上刻的姓氏,便知他們的祖宗是從無錫搬過來的。」
《南風窗》報導,若依台灣政要祖籍地來看,要數呂秀蓮的「呂氏族譜」編寫得最為完整。據呂贊春指出,「呂傳勝第二次返鄉時,他對我說,『贊春啊,上次回來看不到我們宗族像樣的族譜,你能不能把它搞起來,經費我來安排。』」
宗親很挺呂秀蓮
此後,兩人商定,並由宗親會認可之後,確定呂傳勝當主編,負責內容審閱,呂贊春任副主編,負責收集並編纂資料,這樣來來往往12年,族譜於是成形了。
這期間,呂贊春還寫信給呂秀蓮,要她的照片、簡歷,呂甚為重視。然而,「台獨」大老們雖有濃厚的血緣情結,但喊起「台獨」卻又十分響亮,大陸媒體不禁納悶。《南風窗》分析原因指出,這是由於血緣情結因為多年的隔閡被淡化了。更重要的是,台灣人很重視族譜,但苦於兩岸隔閡,早先移民沒什麼文化,地名人名在族譜上容易出錯,所以在尋根上造成不少障礙。
閩南人的性格,很講義氣,所以阿扁下台時,仍有18%的深綠群眾選擇跟隨他,即使現在身陷弊案,關在看守所了,死忠扁迷還是不少,這除了政治利益的難以切割,更有閩南後裔的性格所影響--我就認定跟著你。
不分黨派 回來就是親人
據了解,陳水扁和游錫的老家都在詔安北部,那裡都是山區,山裡人好客,但宗族姓氏的觀念也特別強烈。因此,無論你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只要返回祖地,在祖宗面前,就是親人、兄弟。
戲稱是阿扁老家「父母官」的詔安縣太平鎮黨委書記林惠生說,該鎮與廣東饒平交界,鎮上人口是客家(人)和「河佬」(閩南人)各占一半,他們按姓氏宗族劃分,早些年,宗族之間為了「自家人」的利益,常有械鬥,駐村幹部也就常常下村「滅火」調解。其實,這些人的舉動,與阿扁支持者動不動就上街遊行的做法,其性格表現是一脈相承的,就是講義氣,認自家人。
這種性格的另一特質是堅強和堅韌。在游錫祖地秀篆鎮,有一地段均銷售廣東產品,因此有「秀篆有條廣東街,廣東有條秀篆街」的說法,說的是秀篆人一向有外出闖蕩的傳統,他們在廣東發達之後,形成自己的群體,在廣州白雲區開闢一條類似紐約唐人街的秀篆街,專售家鄉貨,而同時,又在自己老家開店專銷廣東貨。
秀篆人外出闖蕩,不懼險阻所彰顯的堅強性格,《南風窗》分析這種性格,影響了漂洋過海的後裔子孫,而陳水扁的性格亦有這樣的成分。
陳水扁是草根出身,三級貧戶之子,隨時處於貧窮憂患意識之下,自幼刻苦讀書以求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改變命運。從小學到後來考取律師,他都是第一名。
阿扁歷經選舉洗禮,一路由立委、市長乃至當上總統,是依靠「扁友會」系統打出天下,即使是2000年的選舉,陳水扁的核心智囊與選舉議題的設定,也是由民進黨和扁友會運作的。陳水扁早已習慣於以自己為軸心運作選舉,後來兼任黨主席,或者操作台北市長選舉、花蓮縣長補選,乃至2004年的選舉,陳水扁均自己承擔勝敗責任,如同政治豪賭,贏則獲得天下,輸則一乾二淨。
堅毅團結 漳州人性格
他的這種性格從未改變,在其弊案訴訟過程中,陳水扁採取激烈又極端的策略,正是源於他的性格底蘊與一貫風格,或許,這是堅韌的另一層解讀。
而江丙坤在6年前出版的自傳《拚命三郎--江丙坤的台灣經驗》一書中,對其堅韌和拚搏的性格表現,亦有生動描述。「他和我們村裡的宗親一樣,平時就很勤奮,不會遊遊蕩蕩的。」江子永如是說。(文轉B6版)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