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5版)台灣政要,不論藍綠,在返鄉謁祖之時,他們在祖宗、宗親面前,所展現和流露的,是人性的一面,此時,他們都會把政治暫放一邊,給鄉親留下敬祖愛祖的印象。也正因如此,大陸宗親們對於「自家人」在政治方面的所作所為,抱持一種理解和體諒的態度。

鄉親眼中的兩面人

就像「秀蓮姑」的表現,族長呂贊春就認為她沒忘祖,並說她是祖留心中,至於她在島內的言辭,那是「宗親歸宗親,政治歸政治」。「不這樣,她當得了官嗎?」呂贊春為「秀蓮姑」解釋道。

對於呂秀蓮的評價,呂贊春並不掩飾什麼,稱她性格直爽,什麼話都敢講,不埋在心裡,不像陳水扁那樣。他甚至說,2005年呂秀蓮連任副總統時,他就寫了副對聯送她,「秀水龍潭蛟過海,蓮花寶島鳳棲台」,橫批是「巾幗英雄」,還花600多元人民幣請當地的國家級書法家陳東河書法並裝裱,但當時他不敢公開,因那時秀蓮姑叫嚷台獨很厲害,怕說是歌頌她,即把此事告知呂傳勝,由他傳話給呂秀蓮。「秀蓮姑聽後,甚是高興,還邀請我去台灣呢。」呂贊春的話語間,親情自然流露。

在台有成就 宗親同感驕傲

與呂贊春的態度一樣,游錫祖地宗親同樣是站在鄉親角度看待游氏。就在2006年台北市議員李慶元派員祕訪游家老厝之時,驚訝地發現其宗親們非常珍惜游錫在台灣的政治成就,更對於「游家人」能位居行政院長而感到驕傲。

當祕訪者拍攝游氏家廟時,宗親之間還熱烈討論這項訪問是否與「倒扁事件」有關,遂有宗親以「倒扁事件會對游錫造成影響」為由,要求宗長不應和訪員多作交談,甚至和訪者發生了言語上的齟齬。

不過,即使鄉親有情,政治元素還是回避不了,返鄉拜祖者(尤其是綠營的)還是謹言慎行。游錫的同輩游祥練就說,游錫弟弟游錫賢第一次回來祭祖時,就一聲不吭,臨走時他對鄉親解釋說,「我說多了,會連累人,共產黨要實現共產主義,而我們也有我們的政治追求,但我還是要認我的祖宗。」

呂秀蓮哥哥呂傳勝返鄉時也說同樣的話,「我是回來祭祖的,不談政治。」但他一回台灣,即把祭祖情形一五一十告知呂秀蓮。有趣的是,呂傳勝每次回鄉謁祖,呂秀蓮都官升一級,從縣長、立法委員到副總統及連任。

綠營低調謁祖 不談政治

對此,同為呂秀蓮鄉親的漳州東南花都公司副董事長陳連升就說,「他們這麼做,都是出於政治的需要,在政治和宗親面前,他們就是兩面人,言不由衷。」

宗親們對這些綠營政要為何會如此「通情達理」?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從他們的角度想來,「一家人政見可以不同,但祖先卻是共同的。」

「人生有那麼多政治嗎?」這是綠營但非漳州籍的陳菊所說的。今年5月23日,陳菊利用首訪北京的機會,前往福田公墓祭拜當年黨外時期共同為台灣民主奮鬥的摯友蘇慶黎。當她輕撫蘇的骨灰壇,深情懷念之時,有感而發地說,「人除了政治,還有人性啊,人生真有那麼多政治嗎?」

但陳菊返回高雄兩個多月後,即邀訪達賴,又播映熱比婭的紀錄片。搞完「藏獨」搞「疆獨」,其人生,似乎真的就有「那麼多的政治」。事實上,對同文同種的漳州籍藍綠政要而言,政治相爭貫穿了他們那麼多的政治人生。

連戰返鄉 鄉親夾道歡迎

江丙坤與陳水扁祖地兩縣相鄰,但是,江氏族長江子永以他的「丙坤兄」為榮,而陳家祖地的族長,也就是陳水扁的「叔公」陳水滾卻怪他當貪官,是給祖先抹黑了,「為什麼他就不能像連戰、江丙坤那樣『光宗耀祖』?」

陳水滾的話或意有所指。2006年4月19日,連戰返鄉馬崎,鄉親鑼鼓喧天,夾道歡迎,大陸境內外媒體蜂擁而至。而同年5月13日,正巧陳水扁再派其堂兄祕訪詔安,與連戰認祖的大大方方相比,陳水扁間接的「尋根之旅」只能偷偷摸摸的。因此,身為族長的陳水滾當然心裡不是滋味。

更諷刺的是,陳水扁早就到過大陸,但他卻矢口否認。後來,有媒體揭露他曾在天安門前留影,才讓真相大白。那是1991年7月23日至26日,陳水扁透過在大陸的台南同鄉牽線,曾祕密訪問北京。當時,他是立法院國防委員,想和大陸軍方座談。(文轉B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