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15日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揭牌,該中心旨在整合國際間研究台灣安全與兩岸關係的人才,促進東亞區域和諧。

與會的國內外人士,對台海兩岸進入新一輪的交流,均表示樂觀其成,研究中心執行長、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劉復國表示,該組織的設立適逢「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隨著兩岸交流逐漸發展,「台灣的聲音必須要被世界聽到。」劉復國說,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希望從學術界的討論開始,引領台灣走向亞洲、甚至是世界的舞台。

司徒文:盼為兩岸創新局

美國在台協會駐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也出席了揭牌儀式,他除表達慶賀之意外,也強調台海兩岸的安全,是美國長期以來相當關注的議題,他特別引用了歐巴馬政府一再對世界發出「我們全都在同一艘船上」的和平呼籲,希望兩岸學者能腦力激盪,替兩岸關係開創新局。

由於大陸國台辦14日表示,大陸希望兩岸能早日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妥善安排軍事問題,因此兩岸國防以及美國對台軍售問題,再度成為國際間關注焦點。當被記者詢問美方對近日兩岸互動的看法時,司徒文表示台灣人必須決定自己的未來,美國政府不會干涉台灣的內政。

前外交部長、監察院長錢復也到場致意,他特別稱許研究中心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政策上的認知,他期盼該組織能倣效麥克阿瑟基金會建立的初衷,在廣義「安全政策」的框架下,對天然災害的整治、人權、及移民問題,能有深刻的反省和研究。

劉復國在致詞中特別介紹了安全研究中心的特色,也就是該中心對「非傳統安全政策」的著墨,他強調莫拉克重創台灣,可見天然災害應變機制,也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加上新流感疫情蔓延、人人自危,大型傳染病防治與國家安全的關係,將會是未來研究重點。

與美、日、大陸二軌對話

劉復國說研究中心將以創新的角度,探討未來對於台灣、兩岸、東亞以及國際安全造成威脅的重要議題,以謀求有效的解決之道。

麥克阿瑟研究中心由政大國關中心成立,其中「台灣安全與建構兩岸和平機制」研究案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為期三年,共五十五萬美元的贊助,研究中心下設立了國防安全、非傳統安全、兩岸和平與國家安全等四個小組,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大陸等學者進行民間二軌對話。

劉復國在致詞時表示,台灣方面已有20位以上的學者積極投入兩岸問題的探討,也和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達成共識,希望透過定期「安全對話」機制,凝聚兩岸政策看法。研究中心並計畫推動兩岸學者互訪、從事短期講學,同時也預定在明年舉辦「未來領袖論壇」,邀請兩岸博士生共同學習交流。

建兩岸對話平台為首要

劉復國說,未來三年,該中心的首要任務為建立海峽兩岸的安全機制以及對話平台,其中除了中台雙方專家的參與外,他也會盡力爭取美方學者的加入,三方共同深入探討東亞的區域安全議題。

麥克阿瑟基金會由美國保險大亨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夫婦創立於1975年,成立宗旨在推動一個和平安全的國際社會,其於2009年提出「亞洲安全倡議」研究計畫資助。該基金會規畫在未來七年提撥六千八百萬元美金、約合廿二億台幣,推動促進亞洲安全政策的相關研究,藉此能達成透過國際合作以避免衝突的目標,目前該計畫下,分別有區域安全合作、東北亞安全、內部安全挑戰等三大研究群,亞洲與美國等共廿七個研究機構獲選成為該計畫成員。

政大國關中心是上述計畫中唯一獲選的台灣研究機構,全球其它獲得資助機構包括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環太研究中心等,其中超過半數機構位於亞洲。

而台灣之所以雀屏中選,也是經過一番努力以及爭取,2007年,麥克阿瑟基金會為強化對東亞安全的認識,分別透過多個管道深入理解與評估東亞若干研究機構,並分別對各國進行實際的調查訪問,當時基金會負責計畫人員曾抵台,與國關中心劉復國進行訪談,也因而成為台灣獲得贊助的契機。

兩岸學者共襄盛舉

而就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所進行的研究與對話,上海交通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已與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聯合,形成兩岸聯結國際的跨國性密切合作網絡。其中上海交大的計畫主軸為兩岸和平協議、北京清大的計畫案則以兩岸關係與美中台政策互動為主,台灣目前則由劉復國擔任協調主持人,負責推動研究事宜,包括重新界定台灣的安全政策,並進而深入研究兩岸的和平機制。

參與麥克阿瑟安全研究計畫的政大國關中心主任鄭端耀也在致詞時強調,該中心的成立宗旨,在為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福祉服務,而在這層意義上,研究中心既不屬於國關中心、也不屬於政大,而屬於所有老百姓。

鄭端耀說,身為台灣第一個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贊助組織,研究中心希望能促使台灣成為東亞區域安全談判的樞紐,並在日後發展與各國學術單位、智庫團體的往來及聯繫,擴大國際間對於東亞區域安全的認知,以加深對人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