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向炒匯外資宣戰,壓制效果昨日明顯出現,被視為套利指標的海外NDF一個月期報價,由前一日折價2角縮至1.3角,即期市場的美元匯價以32.3元報收,也走貶8.2分。匯銀主管說,昨日匯市總成交量15.68億美元中,外資單日匯出4-5億美元,由於外資在股市還在買超,匯出者被視為「投機性資金」,在央行警告下先走為妙。

但匯銀人士也表示,按照央行總裁彭淮南的說法,炒匯資金規模高達4000億,外資昨日匯出金額雖不少,但貨幣市場資金水位,沒有明顯的降低,這場仗,還有很長的時間要打。

匯銀人士形容說,若4000億元熱錢是一池水,這幾天的情況像是:「央行投了石頭進去,從邊緣溢出了一些水」,有選擇匯出,也有些被迫錢進台股,但更多熱錢還在貨市中,可能要觀望央行下一步行動,「是否會投下更多的石頭」。

銀行交易室主管認為,和之前大舉匯入的情況相比,外資這幾天的匯出,像是「拖泥帶水」,由於韓國計畫要祭出資本管制手段、控管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外匯流動性等,逼更多熱錢撤離,央行有了「參考範本」,應該會謀定後動,如果炒匯資金匯出只是意思意思,央行當然就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銀行主管也觀察到,部分海外法人,在海外NDF建立較長時間的部位,2個月折價因此飆上3角,顯示海外法人看升台幣預期未變,但為了避央行的風頭,「大幅升值的時間,向後遞延至12月」看來,外資仍押寶過年前,美元匯價將會升破32元。

銀行主管形容,目前是央行喊一喊,外資就動一動,不喊的話,「在台幣有明顯看升幅度的情況下,誰會跟錢過意不去?」因此,很可能若央行沒有進一步行動,外資就會在國際美元走弱時,再度發動攻勢,這場央行和外資的匯市攻防戰,極可能在過年前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