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商在大陸時常碰到商標侵權問題,經濟部次長林聖忠昨(16)日表示,儘管雙方智財單位都有做交流互動,彼此對於智慧財產權的訴求有一定了解,不過,這次第四次江陳會並未納入議題,未來將會積極爭取,透過兩會平台協商。
林聖忠說,先前有跟陸委會呈報過,但考慮到談判議題處理的優先順序,目前是將智財權保護議題納入備案,現階段則由雙方智財單位持續作交流溝通,凝聚一定共識。
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表示,過去曾發生大陸廠商搶註台灣企業商標,或對方會提出相似度高的商標,例如,先前台商的85度C咖啡連鎖店,曾對大陸業者的8度C商標提出抗議,台灣有知名的永和豆漿商標,大陸業者則註冊喜年來永和豆漿,甚至玉山高粱也有山寨版等,衍生出爭議,造成台商的損失。
除了商標侵權之外,就連專利也是一大問題,王美花進一步說,目前兩岸沒有專利優先權機制,對於科技廠來說是一項隱憂,因為屬性相同的廠商可能會同一時間點研究類似領域,因此若在台灣註冊成功,但在大陸卻被搶註,其專利就會產生爭議性。
王美花建議廠商在申請專利時,兩邊必須同時進行。
而大陸來台申請商標件數,有增加的趨勢,根據智財局提供數據顯示,96年與97年申請件數均為957件,今年截至9月有836件,今年整年度可望突破1千件,王美花說,兩岸經貿正向交流,帶動商標註冊成長量。
不過我國商標註冊申請案件有逐年下降趨勢,95年為6.5萬件、96年為6.1萬件、97年為5.9萬件,王美花表示,連3年遞減情況相當罕見,分析原因,主要是金融海嘯致經濟市場萎縮,我國廠商轉戰大陸或東南亞以及中小企業生存不易,縮減申請智財權的預算。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