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90年代掀起華人收藏熱的黃楊木雕,是藝術家眼中木雕創作的上材,因材質不易取得,被大陸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禁採。但因大陸經濟起飛,當代名家作品也廣受注目,一場難得的「黃楊木當代名家雕刻精品展」,昨(16)日起假台北市松江路大都會文物廣場展覽室展出10天,是收藏家難得的機會。

黃楊木是一種珍貴的常綠灌木,質地堅韌,紋理細緻,色黃溫潤如象牙,隨著年歲久遠,色澤由淺而深,讓人有端莊古樸的美感。由於生長緩慢,俗稱「千年矮」,能成長到用做雕刻藝術品的材料,更是取之不易,直徑20公分約需500年時間成長,俗話形容說「千年黃楊年難成柏」,由於珍貴,是藝術家眼中木雕創作的上材。

黃楊木雕是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工藝,起源約有900多年,宋、元、明開始,到清代達到高峰,台北故宮藏有《搔背羅漢清》,晚清朱子常亦被稱為浙派創始人,獨創「吳帶曹衣」的雕琢技法,作品《捉迷藏》在南洋勸業會和巴拿馬博覽會奪獎,使黃楊木雕揚名國際。

此次「黃楊木當代名家雕刻精品展」,將展出網羅中國最頂尖的黃楊木雕大師級名家傑作,共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純、高公博;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勝寧、王篤芳等名師,齊聚一堂展出,是近年陣容完整、內容最豐富的木雕名家聯展,為期10天的展出,機會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