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之後,人們開始發現,過去熟悉的世界,好像距離我們愈來愈遠了。誰會冒出來取代美國?「後美國時代」真的來臨了嗎?大家都在猜,都很想知道。
從2008年到2009年,國際局勢有天翻地覆的變化。金融海嘯固然是一個變化,歐巴馬上台後,在外交上改弦更張,對拉丁美洲、對北韓、對伊朗,都是以談判代替對抗。一個新的「外交」時代正逐漸浮現。歐巴馬重視環保(他可以說是美國第一位重視綠色經濟的綠色總統),影響所及也將牽動國際經濟的新發展。
在這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弔詭:許多人說後美國時代已經來臨,但若果真如此,為什麼美國大選時,國際上要盯著選舉結果看?國外對美國總統大選的認識,往往都超過美國國內人民。如果美國真的已經過氣,又何必如此?歐巴馬上台後,美國的舉手投足,例如專注於打贏阿富汗戰爭、努力改善與敘利亞、與伊朗的關係,以及開始重視環保等等,每一個動作都會輻射出去,影響到國際局勢一連串的發展。這其實都在顯示,美國的領導風格或許有所改變,但超強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觀察國際情勢一定要持續,這樣才能有時間的縱深,摸得清事件背後的因果與來龍去脈。
想要在國際上有競爭力,想要與世界接軌、做個新時代世界村的公民,國際觀的培養絕對是一個must!
1990年代起,世界開始發生改變,而且是在20年內歷經三大巨變,讓人目不暇給。
◎第一個巨變 蘇聯瓦解
誰也沒想到,東歐的共黨政府會一個個垮台,像骨牌一樣,最後倒向蘇聯,然後連蘇聯都解散了,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於是兩極體系一下子變成了美國的單極!
既然蘇聯瓦解了,哪裡還有尊重勢力範圍的遊戲規則?於是東歐也好,中亞也好,高加索也好,那些過去被視為蘇聯勢力範圍的地方,一下子被釋放出來,成為各股勢力競相角逐的地盤。
除了這些外交的新戰場,許多舊的地區衝突也像雨後春筍一般,重新冒了出來。一旦蘇聯瓦解、冷戰結束,這個大衝突一下子被搬開,就好像杯子的蓋子一下被掀開一樣,大家先是一怔,停了半晌,然後先前被壓在下面的衝突便爭先恐後又冒出來,爭相吸引國際的關注。
巴爾幹半島就是這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幹就是世界的火藥庫。二戰結束之後,巴爾幹半島的民族衝突並不是突然消失,而是被更大的對抗給壓下去了。當美蘇對抗結束,這些衝突就又冒出來,好似在說:現在該輪到關心一下我們的問題了吧?
民族衝突的能量,掙脫了過去束縛他們的國家疆界,於是南斯拉夫崩解了,六個共和國獨立了,更引爆一連串被稱為「種族清洗」的獨立與鎮壓的戰爭。國際社會起初不知如何面對這個嶄新的情勢。是該承認他們獨立,還是阻止他們獨立呢?所以稱呼這些戰爭的名稱也一直在變,一開始稱其為「南斯拉夫內戰」,後來發現獨立之勢無法阻擋,遂改而接受事實,稱其為「巴爾幹戰爭」。
民族衝突的衝撞能量逐漸歸於平靜,像塵埃落定一樣,慢、慢、慢、慢,落下來形成新的疆界,新的「現狀」。這就是巴爾幹的新秩序。但是這個過程還沒完,塞爾維亞內部的柯索沃自治省,到底要不要承認她獨立,至今還困擾著國際社會。
◎第二個巨變 911
911之後,反恐變成國際的中心議題。原來的國際關係歸零重設,敵我關係重新調整。巴基斯坦就是典型的例子。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透過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組織(神學士),以對抗蘇聯。等到蘇聯撤出,塔利班當政,開始包庇賓拉登時,美國改而要求巴基斯坦對抗原先的戰友塔利班。
911恐怖攻擊發生後,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分析情勢發現,如果這時不跳上反恐的列車,一旦印度與美國形成反恐同盟,印巴衝突將被放在反恐戰爭的框架中解讀,這會對巴基斯坦大為不利,於是巴基斯坦的外交180度轉向,加入美國反恐陣營,開始對付塔利班。這是一個極為痛苦、也極難向國內人民解釋的外交轉向,但也為國際敵我關係在911後的「重開機」,提供了最好的註解。
為了反恐,美國的勢力也進入阿富汗北方的鄰國中亞,而那裡正是前蘇聯的勢力範圍。所以整個國際關係的地圖,因著911而重新劃定了。
911所凸顯的,也正是「全球化」的另一面。全球化的浪潮在上個世紀末,伴隨著網路鋪天蓋地而來。國家的疆界阻止不了信息的流動、金錢的流動、商品的流動,也阻止不了恐怖份子之間的串連。有一名美國記者在參觀過一家印度軟體公司的視訊會議室之後,很感慨地說,在這間會議室裡,牆上有一片片大型液晶螢幕,在召開全球視訊會議,而在隔鄰的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界,賓拉登一定也有一間會議室,同樣掛著一片片液晶螢幕,在進行全球恐怖組織的串連。兩者都是全球化。
從全球化經營的角度來看,賓拉登其實不只是恐怖份子,他應該也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不然哪能串連出這樣的網絡?全球化帶來的是新的視野、新的價值、新的機會,當然也是新的威脅。這都不是當初我們所能預想得到的。
◎第三個巨變 伊拉克戰爭與金融海嘯
這兩個事件看起來一為軍事,一為經濟,但加成效果一樣,都動搖了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
一場伊拉克戰爭打下來,布希政府粗暴的外交手腕,弄得自己眾叛親離;一波金融海嘯襲來,更使得美國金融監理體系的可信度遭到質疑。於是,美國領導世界的整個「氣」沒有了,「後美國時代」之說此起彼落。美國也急,世界也在焦慮,因為大家都還沒準備好迎接一個沒有美國的時代。世界變得我們都不太認識了!
三個巨變交叉影響著,這就是我們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所面對的世界,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世界。(摘自本書作者序、前言,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國際關係專家)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