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與歐盟已草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最快明年七月生效後,亞洲其他外銷導向的經濟體將受到強烈衝擊,台灣更是岌岌可危。昨天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憂心指出,現在每個國家都在觀望台灣與中國洽簽ECFA的「進度」,台灣若不加緊腳步,不用十年,許多產業與經濟狀況,「不死也剩半條命」。
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杜巧霞不諱言地指出,由於台灣與南韓都屬出口導向國家,目前在歐盟關稅較高的產品,如紡織業、成衣業、一般家電與製造業,雙方同質性都很高,一旦歐盟對韓國釋出關稅優惠,台灣相關產業競爭力勢必大減。歐盟也將在三至五年內逐步取消南韓一成進口車關稅,對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也埋下隱憂。
南韓與各國洽簽FTA案相當積極,不但已跟美、歐簽署,上周中日韓更發表聲明,未來將合作推動東亞共同體,造成南韓與歐盟、美國、中日等有直接或間接合作關係,台灣未來勢必相當悲觀。
黃志鵬說,全球數百個FTA,對台灣市場多少都會形成障礙,尤其是東亞國家從一九九八年就開始合作,加上東南亞國協與大陸、韓國、印度等國簽署的,也將逐步在二○一三年生效。
以韓國與新加坡洽簽FTA來看,一旦實施,我國對新加坡出口就驟降一三.二%,韓國卻大幅成長三○.一%。而根據中經院的研究報告指出,明年東協加一實施後,將使台灣經濟成長率下降○.一七%,東協加三實施後,經濟成長率將變成負○.八三%,證明對台經貿的影響真的「非常大」。
黃志鵬表示,由於歐盟、美國對台灣而言,都是前幾大的出口國,如今南韓寧可先將國內產業放一邊、寧可讓韓元貶值,也要積極與他國洽簽FTA,顯見這顆「震撼彈」威力,未來只會越來越大。
杜巧霞強調,由於許多國家都在等兩岸簽ECFA後,才會與台灣簽FTA,若台灣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洽簽,才能真正提升台灣競爭力。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