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殘障奧運名將萊納.施密特應基督長老教會之邀,將在台灣進行七天巡迴分享會。施密特昨日抵台興奮地說,要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勉勵大家,不必跟別人比較,也不要總想著自己能力不夠;對於自己有興趣,且願意努力的事,「我想做,我就能做得到」。
施密特天生雙手沒有下臂,左上臂的小肉瘤,被他稱為最讚的大拇指。施密特的右腿也特別短小,得穿戴義肢行走,還有色盲的困擾。
展現桌球天分 帕運七朝元老
不過,這副多重障礙的身軀,並未阻礙施密特發展興趣與理想。他在十多歲時被發現有桌球天分,展開國手訓練,此後在各項國際比賽及殘障奧運桌球項目屢屢拿下獎牌,是殘奧的「七朝元老」,去年北京帕奧後退休。
施密特幽默風趣,全身上下散發溫煦與正向力量,讓人印象深刻。他接受本報專訪時笑說,自己也有鬱悶與低潮的時候,幸好都很短暫,「只要沒有理由讓我感到『很差』,我都覺得好!」將抱怨減到最少。
「『我想做什麼』比『我能做什麼』更重要,我想做,我就能做得到。」這是施密特常常勉勵別人的話。但他也承認,有缺陷的身體確實限制自己的某些能力。
尋找興趣專長 好好的發展它
不過,施密特表示,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擁有各自的專長,自然也有不擅長的事,重要的是,不要只看見自己的「不能」,要看到那些有興趣或擅長的事,然後好好的發展它。
施密特感嘆,他很能體會社會對身障者的誤解,甚或是不友善,以他的母親為例,當年生下只有「迷你手臂」的孩子時,全村都抱以異樣的眼光,母親還得一一向眾人解釋,懷孕時並沒有服用會產下畸胎的藥物。
勇敢面對批評 爭取公平對待
施密特強調,身心障礙者對於自己的缺陷,不要覺得羞恥、難堪,「請勇敢抵禦那些偏頗的評斷,爭取公平的對待」。他也盼社會大眾多一點機會與身心障礙者接觸,並且發自內心去學習與身障者相處。
施密特本周六將在台師大進行演講,免費入場。其餘場次可上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網站查詢,網址是http://www.papmh.org.tw。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