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舉辦《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9)》發表西部大開發的成果與改善之處,這10年以來大陸對西部地區開工重點工程達102項,投資總規模1.74兆(人民幣,下同),四川、陜西、內蒙古分別是西部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前三名地區。

西部大學大陸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常務主任姚慧琴表示,這10年來,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14647.38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58256.58億元,年均增長率11.42%,高於大陸的9.64%的年均水準。

內蒙連7年增長 大陸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內蒙古自2002年起連續7年增速居全大陸第一,10年間年均增速高達16%;陜西和西藏以12.18%緊隨其後;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4122.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857.18元,年均增長率達14.42%,高於大陸13.48%的平均水準。

10年來,西部不斷投資重大基礎建設,像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10年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成長,西部地區投資總和達到158663.1億元,年均增長22%。

開發疲乏 社科院提警訊

姚慧琴指出,西部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難題,其中包括金融危機下西部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加大、東西互動面臨新困難、環境保護出現新問題、民營經濟發展需要加快、重點工程和產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需要加強、地區創新體系建設的意願與能力差距較大,以及東西部差距如何縮小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鄒東濤也提出警訊,近幾年來,西部開發的工作顯然有點疲乏,像是區域經濟在全大陸遍地開花,在西部大開發提出之後,東部地區提出浦東、浦西的計畫,中部地區也提出新崛起的構想。這些計畫使得大陸中央政府不得不在各個區域部署力量,這必然大大限制西部開發的財政支持。

至於西部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排名,姚慧琴表示,以宏觀經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金融競爭力等為分析指標,從1999年至2007年底,西部11個省不含西藏,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的靜態綜合排名為四川、陜西、內蒙古、重慶、雲南、新疆、廣西、甘肅、寧夏、貴州、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