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8家已發行的創業板公司全線超募,原計畫募集73.9億元(人民幣,下同),實際募集資金高達152.78億元,超募幅度高達106.7%。據上海第一財經報導,多位投資專家認為,在市場化發行的時代,監管部門需要對於大幅超募的資金投向、使用程式做出進一步的規範措施。
天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義相稱,創業板公司這麼大比例的超募現象,說明了創業板公司發行價有過高現象,從總體上說,發行價也是過高的。
創業板公司突然多拿了幾億元、十幾億元,這些錢並不在原來的募資投入的使用範圍,這些錢該怎麼花、花錢的程式怎樣,目前都沒有明確規定。
超募10億元的神州泰嶽說要去拿錢拓展國際市場;超募六、七億元的樂普醫療則稱要將錢投入國內外營銷網路。華誼兄弟超募5.5億元,只公布了1.3億元的投資電影院的計畫。作為中小企業的創業板公司IPO出現巨幅超募,就像小康家庭突然中了億元彩票,會頓時冒出諸多需要實現的夢想。
針對創業板公司的超募現象,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9月23日通過媒體提醒那些創業板公司:「證監會要求超募資金只能投資主業,建立嚴格專戶制度。」
據了解,目前有些創業板公司在發行檔中公告了超募資金的投向,等發行完之後再經股東大會對具體投資專案進行審核。但也有許多公司對於超募資金的使用沒有說明,也沒有要召開股東大會來決定超募資金投向的公告。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