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隋朝開始就設有「陽榖縣」,因為活靈活現的武松、武大郎、潘金蓮以及西門慶等人物,使得此地成為觀光客的朝聖之地。
西門慶認得是武松,吃了一驚,叫聲:「哎呀!」便跳起在凳子上去。一隻腳跨上窗檻,要尋走路。見下面是街,跳不下去,心裏正慌。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卻用手按一按,托地已跳在桌子上,……。
武松秉持正義 獅子樓上痛毆西門慶
武松鬥殺西門慶的這一段故事,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段子。當年武松在獅子樓上與西門慶打鬥,將西門慶摔到街上,一躍而下刺殺了西門慶,還帶著西門慶與潘金蓮的頭顱到縣衙去投案,十分英雄了得!書裡的這一段情節就發生在陽榖縣。
陽榖是個很老的縣,從隋朝開始就設有「陽榖縣」。但是這麼多年來這座縣城一直籍籍無名。一直到明朝初年,施耐庵筆下的武松,在陽榖縣景陽崗仗著醉意打死一隻大老虎之後,陽榖縣才跟著武松,他的哥哥武大郎,嫂嫂潘金蓮以及嫂嫂的「客兄」西門慶開始出名。
據說陽榖縣過去真有一座獅子樓,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陽榖縣人口興旺,買賣繁榮,店鋪林立,在陽穀城西街口上,有一中家藥鋪。店主叫趙潤春,他只有一個女兒,名叫為秀姑。父女經營藥鋪,買賣興隆。當地惡霸西門慶看上秀姑的姿色,派人殺害了趙潤生,霸佔藥鋪和秀姑。成親之夜,秀姑為報殺父之仇,灌醉西門慶,反鎖屋子,放火燒屋,然後自殺;不料西門慶命大沒有被燒死,只是受了驚嚇,但是西門慶家的西花園鴛鴦閣卻化為一片灰燼,而且此後西花園一直不得安寧。西門慶為此找來風水先生,為了鎮邪、壓驚,西門慶聽從風水先生的建議,蓋起了獅子樓,並且在樓前安置了一對呲牙咧嘴的石獅子。
陽榖旅遊城 看得到武大郎家
不過這一趟並沒有見到這座傳說中的獅子樓,反而是在陽榖縣城中心,找到了斑駁的獅子樓,猛一看這座樓應該是有些年代了,不過走近一拍柱子,原來是水泥柱,那年代也不會太久。
這一帶是陽榖縣城所開發的「獅子樓旅遊城」,這個旅遊景區2003年對外開放,是一座以《水滸傳》、《金瓶梅》中的故事為背景,反映宋代民風、民俗的旅遊景區。除了獅子樓之外,在獅子樓背後還修建了一條按照金瓶梅描寫的宋街,裡面包含了許多金瓶梅中的場景,像是王婆茶館、武大郎家、冷酒館、紙紮店、西門藥店、鹽店、絨線鋪、綢緞莊、客棧、獅子大酒樓、棋社、戲臺、玉皇廟……等。雖然小,但是還相當精緻,比中影文化城要好多了。
遇到節日,宋街上還會舉行節慶、廟會等活動。景區裡還有穿著古裝的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等人物,經營相當用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