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的首都北京與上海等大城市,近年來大興土木建築高樓與公共建築蔚為時尚,中國大陸更成為歐美建築界新秀發揮創意奇想的實驗場所,其中也不乏佳作,然而這些新潮建築物與周遭市容景觀乃至古老的天安門擺在一起,對照之下非常突兀。由荷蘭建築師庫哈斯設計,看起來外觀極不協調、被譏諷為「大褲衩」的中央電視台(CCTV)新廈;與天安門近在咫尺的劇院,建築如閃亮的半球形、形同巨大幽浮的造型,也被毒舌的對岸網民譏為「一顆水煮蛋」。
現代化缺乏文化特色
西哲羅素在上個世紀初葉訪問亞洲時,曾語重心長地發出預言式的警語:亞洲的悲哀是比歐美更西化。中國大陸在1950年代開始,向蘇聯一面倒,搞工業化與計畫經濟,毛澤東生前更大發豪語表示,希望從中南海窗戶望出去都是公寓大廈與工廠煙囪。在這種「現代化」思維主導下,大肆拆毀長城、老北京城區城牆與四合院建築,最為人熟知的老北京城人文景觀特色「胡同」,也因此逐漸消失。
當時中國近代史名人梁啟超之子,著名建築學者梁思成(即《人間四月天》女主角林徽音的先生)非常不以為然,不惜犯顏直諫,認為應該保留老北京城的人文歷史景觀,宜在老北京城區旁另外規畫新城區,卻未獲重視。力阻拆除北京老城門與城牆失敗的梁思成氣得流淚,對當時的北京市長彭真說:「50年後,歷史將證明你是錯誤的,我是對的。」
破壞歷史文物代價高
梁思成挺身出面為千年古都人文景觀請命的舉動,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被視為沉迷於封建文化的頑固份子,在老毛生前發動的反右、文革政治運動中屢遭整肅迫害。現在中共政府當局終於發現過去盲目拆毀各地城門、城牆的錯誤,又開始回頭重視古蹟與歷史景觀保存,想法子復原乃至重修過去被大肆拆毀的各地城牆。
文化是永續生存發展的,而且建立在對人的關懷,與對過往歷史事物價值的尊重之上,沒有任何當權者可以長久壟斷歷史詮釋權,否則就淪於用政治正確扭曲與抹煞歷史。北京城內今日大興土木的景觀,與半世紀前的梁思誠乃至更早的羅素警語對照,確屬歷史反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