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網友評出了10大反感詞句,獲得了高度的認同。除了對「同志,你好!」這一句的入選理由表示懷疑之外,其它9句的入選,我是十分贊成的。

這10大反感詞句分別是:「隨便」、「下面我簡單說兩句」、「再等兩分鐘,馬上就好」、「列車晚點,具體到達時間不定」、「我是為你好!」、「然後…然後…然後…」、「××的那些事」、「你感覺呢?你認為呢?」、「史上最牛」、「同志,你好!」

推卸責任最讓人反感

除了「同志,你好!」,其它9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言不符實的表示同時,為推卸責任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比如,「隨便」表面上是讓渡判斷和選擇的權利,而實質上卻是拒絕負責;領導發言往往習慣用「下面我簡單說兩句……」開頭,可結果往往是長篇贅述,不知這樣的開頭除了「秀」一下自己的謙虛之外,還有何意義;在餐館吃飯,我就遇到過多次「再多等兩分鐘,馬上就好……」,結果往往是「馬上好不了」;現實中,動不動就「我是為你好!」其實質要麼是以主觀動機推卸實際的責任,要麼是為「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於人」找個藉口;「史上最牛的……」也不過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製造的「標題黨」。

過度濫用才令人厭惡

令人反感的詞句,要獲得大多數人的同時認同,在價值多元的文化氛圍下是十分困難的。這些令人討厭的詞句,也不是從一產生就令人討厭的,而是在被過度濫用之後,才讓人深惡痛絕。當這種深惡痛絕形成共識的時候,它們就具有了社會學上的意義。

當前中國大陸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倫理需要重建」,加之正處於法治社會的進程之中。

誠信、責任等基本的道德義務,在上面這些看似謙虛客氣的「模糊」詞句中,被消解殆盡。網民比較一致地評出這些「面目可憎、令人厭惡」的詞,一方面是對這種責任消解的惋歎,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責任社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