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今年慶祝創作五十周年的老作品,二十四歲的陳潔是大陸旅美年輕鋼琴家,《梁祝》十年前曾由原創者陳鋼改編成「鋼琴」協奏曲結果並不理想,沒想到今年交到小女子陳潔手中,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能耐在樂評面前成功達陣,終讓鋼琴也能深刻奏出蝴蝶夢。

陳潔改編的鋼琴版,今年五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十九日與長榮交響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陳潔畢業於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她說自己沒有正式研讀過作曲,主要憑一位鋼琴家的直覺將《梁祝》小提琴的曲調,移轉至鋼琴上,「接受大劇院委託時離《梁祝》五十歲的慶生音樂會只剩一個月,我以一星期的時間完成改編,不知丟了多少寫失敗的五線譜。」

相較小提琴,陳潔指出鋼琴的優勢首重氣勢,像是在抗婚樂段的呈現,鍵盤上左、右手的分野優於男女對唱,此外小提琴拉奏出的旋律較為單薄,鋼琴可透過和絃、琶音等手法製造效果。

十二歲就赴美求學的陳潔,出生於廣東,雙親為韶關鋼鐵廠的工程師,三歲開始習琴,「鋼鐵廠很偏僻,得先搭公車到韶關市,再坐船過珠江,到老師家時,有時他忘了有課跑出去玩,所以大部份的時間我都聽錄音帶自學。」

十九日的音樂會,曲目除《梁祝》鋼琴協奏曲,台灣小提琴家蘇顯達也將拉奏大陸作曲家陳鋼的《王昭君》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