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進京推遲5年供水,讓此重大工程再度成為輿論焦點。《中國新聞周刊》本周以「南水北調再調查」為專題,探討這個工程計畫的困難。以移民為例,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湖北兩省需要移民搬遷33萬人。這是繼長江三峽移民之後中國第二次大規模的水庫移民,困難度由此可見。

但更重要問題關鍵是,南水北調各方利益難於平衡,同時也沒有合理的談判機制。由於中國政府的調整改變,現在在中國境內要進行資源的跨地區分配,已不再像過去計畫體制下那樣方便──上一級政府對下一級政府擁有巨大的支配權,可以把自己的規畫強加給下級政府,把資源在下級政府之間來回調撥。

《中國新聞周刊》認為,談判難度的增加其實亦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民眾敢於大膽主張自己的利益,不會聽任地方政府隨意處置,而地方政府官員也具有強烈的地方利益意識,對上級政府要求自己付出的代價不再輕易順從。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應當依託現實、創新思維,尋求尊重地方權利和利益、民眾權利和利益的跨地區資源配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