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海南,可自它與台灣的比較開始。論面積,海南比台灣略少2千多平方公尺;論緯度,海南比台灣更低,約與夏威夷相當,已屬熱帶,最冷的二月平均溫度也有16至20℃。

與台灣一樣,海南也有北中南三個重點區域,分別是北部的海口、中部的博鰲、以及南部的興隆、三亞。越南部,越溫暖。不同的是,這條開發帶分布於東部;海南島的西部開發較少。

既是熱帶地區,那麼代表性景觀-椰子樹也就無所不在。從市區到高爾夫球場,放眼所及,盡是各色迷人的棕櫚科植物。樹影在晴朗的天氣下搖曳生姿,隨風吹動發出沙沙聲,任何時候都令人慵懶得想要沉沉睡去。

位於海南省會海口、由蘇格蘭名將蒙哥馬利所設計的美視五月花國際高爾夫球會,是早期海南球場的代表作。前18洞設計頗具變化,活像個「難搞」的蘇格蘭佬,狹窄的開球區、島型果嶺、水塘、沙坑,不一而足,同時考驗著打者的球技、智慧、與抗壓性,是個必須用心對付的場地。但全場幾乎找不到一棵棕櫚樹,感覺置身於與東莞深圳一帶的廣式球場。直到不久前落成的新9洞,風格丕變,添加許多熱帶元素,南國風味才略有浮現。球場最出名的是它圓頂式的會館建築,有如國會殿堂般壯觀。由於白天氣溫高,當地人盛行於傍晚下場,球場也從善如流,設置夜間燈光,頗受當地球友歡迎。

或許是因為位在政治機能都市的關係,美視五月花球場給人的感覺較屬於都會型、社交型,就像是台灣的東方球場,休閒中見拘謹。但當南下到了渡假勝地三亞的清水灣高爾夫球場,那種熱情奔放的渡假氣息,就毫無保留的大鳴大放了。

清水灣是一片長達12公里的濱海綜合渡假開發區,未來此區域內將建有多座世界級渡假飯店、高爾夫球場、遊艇碼頭、與房產住宅區,由以房地產崛起的雅居樂集團所開發。率先落成啟用的18洞高爾夫球場,完全沿海而建,大部分地區與海及沙灘相隔均在咫尺,附近的海灣與島嶼美景盡收眼底,南國風味十足。

球場的設計由近年在亞洲市場竄紅的Schmidt-Curley Design擔綱,植栽不多,有蘇格蘭links球場的況味,用沙坑和水來建構出挑戰性,手法細膩,但難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別人所沒有的無敵海景,足以讓人拋卻煩惱,投身於這南國畫境。

(作者為台灣《高爾夫文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