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希望明年春天兩岸能夠完成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但由於政府前期的預備工作做得並不完善,以至於台灣勞工和製造業及傳統產業普遍對簽訂ECFA感到疑慮,也使得協議的推動遇到很大阻力。

另一方面,政府雖開放陸資來台,但因設限過多,3個月下來陸資投入台灣僅1.89億,金額少到令人汗顏。究其主因,目前政府開放陸資來台的投資項目僅100項,且多是傳統製造業,陸資當然興趣缺缺。

要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早日簽訂ECFA顯然是很重要的第一步。ECFA一旦簽訂,除可提供部分產業貿易關稅互惠外,未來不論兩岸資金的往來,還是台商在大陸的貿易行為,都將走向正常化,台商的資金將不必再經第三地設立公司或地下通路轉匯,從而大大降低政治與貿易上的風險。

兩岸經貿關係綁手綁腳只會讓鄰近的亞洲國家漁翁得利,台灣在政策上需要解除的限制和約束仍很多,政府要以前瞻視野來看待兩岸經貿關係,不畫地自限,對兩岸來說,這才是走向追求更高福祉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