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感冒是萬病之源,感冒會引發很多的呼吸道或其他器官的相關疾病。尤其是一些有慢性病宿疾,或原本體質元氣虛弱的老年人,嬰幼兒,婦女,孕婦,只要罹患感冒,就可能併發更嚴重疾病,而造成身體上的損害。
感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是在秋冬季節交替、冬日嚴寒、冬末春初多雨潮濕時最容易感冒,也會人與人間互相傳染,而成為大流行的季節性流感。因為感冒病毒容易突變,所以一陣子就會有新型流感病毒出現,若是病毒傳染力或毒害更強,就會造成更大地區流行或人命的危害。
中醫認為,感冒是因為風寒外邪入侵人體造成,風寒造成的感冒在古代稱為傷寒或傷風。遠在戰國時期的古籍黃帝內經素問風論篇有云:「 風為百病之長,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 這是傷風感冒會造成其他併發疾病的說明。
另外,在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先生在其傷寒論書中序言說到:「余宗族素多,向餘兩百,建安紀年(約在西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亡。」也就是說流行性感冒絕非小毛病,會危害生命甚劇。
也因此,仲景先生「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苦訓,博采眾方」,寫下對傷寒感冒及併發症的中醫治療寶典傷寒論,為後世中醫治療外感病辨證論治,立法遣方立下準則。所以,中醫治療傷風感冒是有其系統化以及明確療效的。
傷風感冒的症狀,不論病毒如何突變,總是有頭痛、鼻塞、發熱、疲倦、痠痛、畏寒、或咳嗽、胃口欠佳等。所以在藥膳上以疏風清解的藥膳茶飲為主。
大陸出版的宮醫案中有兩帖給皇室感冒時作為茶飲的藥膳很適合在感冒時飲用,一為疏風清熱代茶飲,處方為紫蘇、建麯、陳皮各二錢,防風、白芷各三錢,香薷一錢、荊芥、川芎各錢半,可主治外感風寒、畏寒鼻塞、頭痛納差。一為清熱止嗽代茶飲,處方為甘菊、桑葉、枇杷葉各兩錢,廣皮、酒芩各一錢,生地、炒枳殼、蘆根各錢半,可清肺止嗽,化痰生津。兩方均以三碗水煮茶後飲用。
說明:清宮醫案大全一書是大陸所出版的清代御醫為皇室看病的處方總集,內容豐富、用方精煉,臨床上有很大實用性與效果。(和康中醫診所院長施建邦)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