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紡織產業政策主導推動機能性及產業用紡織品開發,尤其在全球環保節能趨勢下,如何更進一步推動產業「創新與異業結合」,將是台灣紡織業發展機能性及產業用紡織品的主要制勝關鍵。

創代協會(TRDAI)理事長林文仲(力鵬公司總經理)參加TIFE-2009成果展時指出,機能性布料自第一代超細纖維,第二代吸濕排汗、保暖、抗UV等機能性纖維,目前發展到最近因地球暖化效應,順勢發展到第三代環保節能纖維。這些紡織品與高科技結合的技術都是不容易被Copy的。

林文仲提到,力鵬與慈濟功德會開發的高牢度紡織品(可降低廢水排放及減少能源消耗),專供戶外遮陽及抗紫外線用,目前在碧潭及明年的花博會均指定採用。此外該環保節能紗也可應用在輕涼節能紗上,穿在身上可讓室內的空調升高1~2度,相當於台北室內空調提高1度,1年節省下來的電力,即可供澎湖使用1年。

林文仲說,今年8月帶領創代協會會員到瑞士考察環保紡織品概況,2年前也曾到法國參觀及了解汽車內裝用紡織品及安全氣囊。從國外產業用紡織品發展來看,台灣更應該運用國內的化纖業原料、研發設計與快速反應等上中下游資源,與台灣的IT科技整合,擴大發展IT產業用紡織品,如可回收的環保型電腦、手機等,廢棄物回收減量。

目前國內1年有4,500個回收站、60萬個志工投入寶特瓶回收。力寶龍(LIBOLON)透過本身的環保回收再生製程,將廢棄寶特瓶回收抽絲變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包括防火的家飾布與桌巾,並取得環保標章,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環保減碳產品。

力寶龍利用「從搖籃到搖籃C2C」的概念,不僅對地球生態友善,並將廢棄物一次又一次重複使用。並以「RePET」作成吊牌,連美國白宮及歐巴馬總統也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