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專業電子代工廠(EMS)富士康,九月廿七日才在重慶西永微電子園區舉行動土典禮,未來將建立年產量二千萬台筆記型電腦(NB)的基地;沒多久時間,後腳就來了台灣NB最大製造商的廣達五人小組考察團,明察暗訪是否要在內陸設立廣達第一個組裝基地,以對抗富士康的低成本策略。

據IT界人士透露,自從富士康準備進軍NB組裝市場後,昔日兩家老闆郭台銘與林百里,原本是親密戰友的關係,立即變為互探軍情,甚至互挖人才的緊張對立;富士康最近在重慶的大動作,更是讓廣達覺得有如芒刺在背。

水電便宜 檯面下優惠更勝沿海

在富士康批下了重慶一千八百畝土地,作為生產NB的基地後,廣達人馬十月中旬也來到重慶考察,希望對當地的投資環境作充分了解。

廣達五人小組考察範圍,包括當地勞動力、土地、水、電與稅務等檯面上成本,另外,還要刺探富士康在當地到底拿到了多少檯面下優惠;挾全球最大NB代工餘威的廣達,是否能夠同樣享受如此待遇,或甚至更超過富士康,將是廣達是否在重慶設廠的關鍵。

克服物流 NB廠可能掀轉移潮

上海松江廠是廣達目前在大陸唯一的生產據點,由於已經無法擴充,加上沿海設廠成本居高不下,在考量整體成本情況下,長期位居NB一哥的廣達,為了維持景氣復甦後的訂單增長,勢必要做出擴充的動作,富士康的大動作讓廣達充滿了好奇。

由於下半年景氣轉好,訂單成長情況理想,包括廣達在內的幾家台資NB廠,不約而同都在尋找擴充的地點;由於內陸城市的土地資源豐富,加上優惠政策往往超過沿海,如果能克服產業配套的不方便,及物流與運輸成本較高的問題,台資NB廠有可能會掀起一股追隨惠普與富士廠轉移內陸的潮流。

吸引外資 鎖定倚賴空運的產業

據重慶常務副市長黃奇帆表示,吸引外資是未來該市經濟發展的重點,尤其以空運為主的加工貿易出口項目更為明顯,其中又以七○%至八○%出口量,都必須依靠空運的NB最受重慶青睞。未來重慶規畫,準備引進四千萬到五千萬台的NB產能。

黃奇帆強調,重慶的土地、煤、電等資源的成本,與沿海城市比較起來,大約低六○%到七○%,再加上稅務優惠省下的支出,即使重慶位於長江上游內陸地區,但以NB來說,與沿海比較仍有很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