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佳士得拍賣會以一四○○萬歐元價格,分別賣出圓明園被盜的鼠首、兔首時,圓明園管理處發出嚴厲聲明,強調這些被劫文物,應按國際公約歸還中國。如今,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蒙難一四九周年之際,圓明園管理處更進一步籌組大規模計畫,正式調查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

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因藏品豐美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北京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燒毀,自康熙時期開始蒐集的寶貴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值一四九周年之際,北京圓明園管理處宣布,將自本月派員海外調查圓明園文物現況,調查結果將對外公布。

這是圓明園首次大規模調查海外流失文物,預計以一年時間,派員到美國、歐洲、亞洲、包括台灣,考察散落海外文物,包括收集各種圓明園文獻、照片,和各大博物館收編圓明園文物。

管理處陳名傑主任說明,圓明園物品清單已被燒毀,因此,對於圓明園遺物存留明細、地點,目前沒有可靠目錄資料。據不完全統計,圓明園文物海內外約有一五○多萬件,精品流失文物主要集中英國、法國,分藏於各博物館和其他收藏機構,美國、日本等其他博物館收藏機構也有收編。管理處期望藉正式調查,編整圓明園文物及歷史資料,建立數據資料庫。

據悉,海外調查主要集中在美國華盛頓、紐約和波士頓,日本、台灣,及英法等歐洲國家,除了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等九機構合作,也會與私人收藏者聯繫。

據調查計畫人員介紹,「據了解,美國有百餘張圓明園老照片,三分之二都未曾公布過。」本計畫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清華大學、央視國寶檔案欄目組共同尋訪,調查結果將可豐富圓明園西洋樓的研究,並使更多圓明園流失文物現身、乃至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