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丹江口庫區,將搬遷安置卅三萬人,在第一批試點遷安對接基本工作完成後,大規模移民動作即將展開。
南水北調分成東、中、西三線同時進行,也是繼三峽工程後,中國最大移民遷移安置工程。中線工程是從長江支流漢水位於湖北、河南省界的丹江口,引水到北京、天津;丹江口庫區工程,共需搬遷卅三萬人,其中河南淅川縣占了一半,達十六萬兩千人,波及十一鄉鎮、一百八十五個村,是中國水庫移民史上,單一縣份移民人數最多的一次。
長江三峽工程花了十七年,搬遷農村移民卅七萬人;黃河小浪底工程用十一年搬遷、安置十九萬人。而按照「四年任務兩年完成」規劃,丹江口庫區每年平均搬遷近八萬人,二○一一年四月底完成整體移民搬遷,任務難度之大、強度之高,史上罕見。
河南省移民安置指揮部指出,截至目前,已初步做好十五萬一千名移民遷安兩地的理論對接工作,第一批有六十三個移民村,與對應的六十五個安置點,簽訂對接確認書,涉及移民約七萬人。安置地多按有關部門要求,把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土質較好的區域,作為安置移民的優先選擇。
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王樹山強調,為了破解搬遷過程產生的矛盾,將傾全力做好遷安,實現「和諧搬遷」,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