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節後A股市場一掃陰霾,在商品市場以及外圍股市普漲的提振之下,出現市場開門紅的表現,為節後行情的階段性回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整體10月分市場上存有變數較多,指數位置仍然備受考驗。

首先從市場內部看,創業板開閘迫在眉睫,在首輪「財富效應」預期下,散戶投資者開戶情況由冷趨熱,而券商、基金機構等後來者的加入,更為創業板聚集了濃厚的人氣,雖然創業板未必能實質上衝擊A股市場的資金環境,但短期的分流影響還是明顯存在,且市場在「打新」熱潮股動催生的氛圍下,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股價也有被嚴重高估之虞,如果創業板中線看跌,那麼對主板肯定又是個拖累因素。

此外,從節後起算的五個交易日,新股發行數量達到了21隻,擴容速度創下了A股之最,而繼浦發銀行剛完成近150億人民幣的定向增發融資之後,招商銀行亦將再融資額提高至220億元,上市公司巨額再融資計畫隨股指高位亦步亦趨的陸續進行,爾後還必須面對限售股解禁高峰將至的負面因素。供求關係失衡對A股市場的制約作用仍在延續,10月分中國股市仍布滿荊棘。

隨著內地市場以及港股過去兩周升幅已達7%上下,短線上均面臨上漲動能下降以及個別板塊傾向分化發展的問題,追蹤指數恐怕已經沒有太多的獲利空間,相對的在大盤震盪過程中,挖掘板塊的輪動屬性應該較有獲利機會。除此之外,隨第3季財報公布進入旺季,重組產業、內需以及近期受益出口明顯改善的出口類股,還有陸續回台上市的台資企業,短線上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熱度將維持一定的水準。(寶來香港解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