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煙波浩淼一向是騷人墨客賦詩作對的好題材。不過,由於久旱不雨,三峽大壩又在上游截水,洞庭湖水位直直下降到只剩21公尺多;不但是60年來最低,歷史上也屬罕見。漁民沒有漁舟晚唱的閒情逸致,只能看著湖床上的死魚嘆道,這輩子沒見過這麼低的水位。

10月6日洞庭湖城陵磯水位跌破23米後一路走低,到目前為止,遠低於往年同期的23米至24米的水位區間。16日7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跌破22米,17日14點,再跌至21.72米。才到10月份,洞庭湖便遭遇60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放眼洞庭湖,難得看到完整的湖面。大片灘塗顯現出來,牛羊可走到湖心灘塗吃草。

湖床風吹草低見牛羊

媒體描述,「『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筆下的洞庭湖,在枯水期失去了『煙波浩淼』在氣勢,反倒有了『風吹草低現牛羊』的風韻。」

低水位造成大部分漁民只能歇在家中,靠平時積蓄度日;低水位也造成洞庭湖區貨流不暢,目前從洞庭湖進入湘江流域的貨船,只有500噸以下的才能通過。

距離湖堤兩三百公尺處的淺水邊,幾條小漁船靜靜地停靠在岸邊,74歲的老漁民童清祥正在清理漁網。他說,並不是要馬上出去捕魚,而是閒得有些心慌。「打了半輩子魚,像今年這麼低的水位還是第一次見到。」另一位漁民彭先華說,在岩汪湖打魚的四五十戶漁民現在只剩下不到十戶堅持不退。

船運受影響貨不暢流

洞庭湖枯水也給當地航運帶來影響。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解朝華說,「現在連管理處的監測船都不能正常航行了,這種情況在以前從來沒出現過。」

洞庭湖同時也是大陸許多鳥類,包括保育類的鳥類過冬的棲息地。洞庭湖的管理單位對於水位偏低是否會影響鳥類棲息也特別留意,據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觀測,首批6000餘隻候鳥已來到洞庭湖,保護區採用人工調節濕地保護區的水位,絕大部分候鳥取食未受到影響。但是,低水位造成水生植物減少,湖區排汙能力降低,對候鳥過冬還是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