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儲備銀行(央行)在10月8日突然決定加息,將其政策利率提高。澳洲央行的舉動標誌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緊縮周期的正式啟動。今後的幾個月之內韓國可能會開始加息,明年年中歐洲央行將會跟隨。針對中國的貨幣政策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啟示。
貨幣政策應該有足夠的前瞻性。從貨幣政策的變化到對同比CPI增速產生實質的影響,一般有一年甚至超過一年的時滯,所以不能等到通貨膨脹已經達到政策目標後再開始緊縮。
澳洲央行和政府強調,貨幣政策制定必須是有「前瞻性的」,「因為從政策出台到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脹有一個時滯,而且通脹預期對通脹本身會產生重要影響」。
澳洲央行的決策表明,資產價格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反映函數的重要自變量。在其央行的聲明中,特別提到「房屋貸款增速強勁,住房價格明顯上升」,作為支持加息決策的背景。
對中國的啟示是,不應迴避將穩定資產價格作為中央銀行調控內容的現實要求。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是CPI增長的重要領先指數,同時房地產的大幅波動會導致銀行和股市等金融領域的重要風險,作為對金融穩定有全局責任的央行來說有必要將調控房地產貸款增長和價格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
澳洲由於沒有資本項管制,在其加息以前就有大量的以套利為目的的「熱錢」流入,從而將澳幣對美元的匯率在過去六個月內推高了近50%,但這沒有導致經濟和政策上的恐慌。澳洲加息之後,這種套利行為還在加劇。但資本流動和貨幣升值帶來的一些問題並不能改變央行以保持物價穩定、防止地產泡沫為主要目標的貨幣政策導向。在中國,雖然匯率沒有足夠彈性,但監管當局手中還有很多行政性的手段可以控制熱錢,沒有必要過度擔心熱錢流動帶來的風險。
中國已經沒有在國際排行榜上「過早加息」之憂。由於澳洲的領先加息,中國就不會是第一個加息。另外,韓國央行已經公開表示對房地產過熱和貸款加速的擔心,很可能會在加息排行榜上名列第二。既然加息已經在比中國經濟弱得多的國家都已經成為趨勢,中國就不再會冒「過早引領世界進入緊縮周期,人為導致經濟二次下行的」的風險。
(摘錄自《上海證卷報》2009-10-16。原題:「澳大利亞加息對中國的啟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