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逐漸從谷底攀升,正當世人不得不佩服這個巨大的金融引擎,在鄧小平倡導「改革開放」30年後依然卓然挺立之時,美國《商業周刊》記者佛羅哈提出了對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反思,她在該周刊預定10月26日發行的雜誌上,寫了一則〈你所認知的中國,全是謬誤〉──指出中國的經濟,正在朝較以往更為保守的模式前進。
迷思一:共產黨是無所不包
迷思一:共產黨是無所不包
佛羅哈指出,當前的金融危機,正使得中國領導高層走向分裂的局面。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張較為和緩的經濟成長,其中包括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降低貧富差距、以及緩步邁向自由市場;然而,以上海為首的沿海城市,莫不要求「成長第一」,要求政府支持私營單位的投資、以及迅速開放市場。
學者指出,這種分裂的聲音很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變數──而這種不確定性除了將體現在經濟層面,勢必也會影響中國的政治走向。
迷思二:共產黨善於精打細算
雷曼兄弟倒閉後,中國迅速拋出六千億出手救市,而有效的使國家免於陷入更深層的經濟泥淖,並在今年仍宣稱其有高達8%的經濟成長率,佛羅哈說,國內外經濟學者已經開始憂心,政府大手筆的介入市場,將使得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市場機制再度走上回頭路。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之所以仍能保有強效的經濟驅動力,都歸功於政府的投資。2009上半年,中國政府就包辦了88%的GDP成長──而這是無論任何國家、在歷史上的任何時刻,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專家擔心,不平衡的經濟成長之路,將使得中國政府再度控制獲利率高的相關產業,例如金融、電信、以及基礎建設公司。目前,中國政府指出,60%的紓困基金都用在房地產和股票等投資上,而熱錢的湧入也引起國際對中國房地產或將泡沫化的擔憂。上海的證券交易額在今年上漲了60%;而在部分的沿海城市,房價翻了三倍以上。
報導指出,中國以往的財政赤字幾乎微不足道,然而現今已達GDP的30%,國外的相關統計更高出中國官方數字,指出實際數字高達70%。溫家寶在日前大連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中,就曾憂心的指出,中國經濟的觸底反彈實質上是「不穩定、不平衡、也不牢固的。」
迷思三:資本主義正抬頭
作者認為,直至今年初,此項說法仍是正確的:私人企業數目從1990年的兩千萬,倍增至2008年的四千萬。然而,2009年過後,私人公司很可能會銳減兩百萬,而這多半肇因於無法跟國營企業抗衡。
報導指出,中國的國營企業享有利息低達3%的貸款優惠,而私人企業卻要支付二位數的利息,有時逼不得已也要向地下錢莊借錢以募集資金。從1992年起,私人企業每年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大約每年成長10%;而國營企業則以20%到50%的速度突飛猛進。作者說,近年來私人公司規模,常銳減為30人左右的微型公司,多半就是因為資本募集不易之故。
而國營企業的有利可圖,更使得中共高層不會輕易鬆脫市場管制,目前,中國政府控有全國三分之二的固定資產,包括電信、能源、金融、以及政府組織等──反映在市場上,這些投資則包辦了70%的股票交易。
報導引述中國知名周刊《財經》表示,這對內需而言是個壞消息:個人分享經濟成長中越來越小的額度,而家戶的支出全被用來支持國營企業──這將使得這批營運效率不彰的龐然巨獸,進一步吃垮國內經濟。
迷思四:出口導向、主宰一切
作者質疑,如果中國真的那麼依靠出口經濟,那麼怎麼會在出口總值驟降20%的現下,仍有8%的經濟成長率?
有一派學者認為,中國並不包辦所有的「出口貿易」,而只是在出口供應鍊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言下之意,也就是中國往往僅是「組裝」來自台灣、南韓、或其他更為富裕國家的材料,再作最後的輸出。在這種概念下,中國的出口淨值,其實只佔GDP的7%。
值此同時,中國的消費購買力超乎尋常的薄弱,只佔經濟總額的37%,中國的消費情形雖看似樂觀,但這種現象其實仍賴於龐大的政府補助。
迷思五:中國品牌將主導世界
全球景氣低迷之際,中國企業正走訪全球積弱不振的公司並大舉收購,這些現象在能源投資領域尤為明顯。不過,作者認為中國品牌仍然不成氣候,原因在於中國相關立法,例如智慧財產權的維護,尚未成熟,加以社會及教育風氣均強調填鴉死背,以致於企業文化無法創新。
而中國部分地方政府的腐敗,以及總是含糊不清的法律,使得人們多半無暇替未來作完善而長遠的規畫:企業主因顧忌政府的朝令夕改,往往不會根留當地,而是見好就收,這對品牌的經營和維護,不啻相當負面。
迷思六:唯利是圖 枉顧環境
作者說,中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的投入上,大有急起直追之勢。由於中國逐漸了解到,自己的人民將首當其衝的在氣候鉅變中受害,因此砸下大筆金錢在太陽能、風力發電上。根據中國領導人日前在聯合國減排會議上的承諾,至2020年,中國在二氧化碳減排的努力,將走在全球之前。
報導說,中國花了將近2100億的紓困基金在綠能投資上,這比起西方投資人躊躇於油價波動及金融危機而不敢嘗試再生資源的投資,無異是較為高瞻遠矚的作法。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