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發展帶動經濟成長,馬英九總統19日指出,雖然大陸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對象,但台灣必須分散出口市場、維持競爭力,展望明年經濟成長率應可達到4%。
馬英九表示,目前兩岸對於如何執行金融監理備忘錄(簡稱MOU)並沒有太大的分歧,預期兩岸可以很快簽署金融MOU。他同時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可望在明年完成簽署。
甫接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馬英九,昨天接受路透專訪時指出,兩岸關係的優先專案是經濟議題,目前台灣正與中國大陸協商兩岸ECFA,並認為明年是個簽署的好時間外,也強調台灣與大陸商簽ECFA之後,也將同時推展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
對於國內的經濟狀況,馬英九引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說法,指出企業界對政府開放大陸政策表示肯定,認為這讓他們有更多發展的機會。他也預期今年第4季經濟指標可以由負轉正,明年一定是正成長「這證明我們所採取的政策是正確的」。
馬英九昨天並表示,台灣有必要分散出口市場,維持競爭力,明年將會與中國簽署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ECFA以降低關稅。
不過他希望兩岸經貿往來的同時,由台灣外銷到大陸的產品也能夠多用於中國的國內市場,不要轉出口到美國和歐洲,「事實上我們最大的出口對象是中國,但其中許多產品經加工後再轉出口到美國和歐洲」。
他說,我們不可能改變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但可以分散出口市場,而不是僅專注於美國或歐洲。因此政府未來將會修正政策,不再只把中國大陸當成生產工廠,而是消費市場。
此外,針對港媒指出,外界認為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而2012年是中國現任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退位時間,在此期間,都將是馬胡會面的機會之窗。馬英九表示,他不排除與胡見面,但「馬胡會」並沒有具體時間表。
他指出,中國大陸目前仍部署了1千枚以上的飛彈對準台灣,而且數量仍持續增加中,台灣人民對此非常關切;如果兩岸要對簽署和平協議展開協商,台灣方面當然希望中共能先處理一下飛彈問題「不論是移走或是拆除都可以」。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