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房地產價格已令升斗小民吃不消,但新近修法後,保險資金或將流入樓市,估計約在1200億(人民幣,下同)之譜,勢必進一步推升房價。

投資比例 仍未確定

新修訂的《保險法》已於10月初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保險資金「可投資不動產」。不過具體的做法,仍待進一步的管理辦法出爐。目前,相關的草案中,這筆資金可投資不動產的比例仍是空白。目前,業內人士多認為,初始投資比例定為5%的可能性較大。按照保監會公布數據,1-8月保險公司投資總額為2.34兆元,能投入樓市的保險資金約在1200億元。

地產開發 排除在外

這次政策性釋放資金後,保險資金可投向的不動產領域,主要包括購買自用辦公樓、投資廉租房、養老實體和商業物業4類。獲利較為豐厚的房地產開發則被排除在外。另外,保險機構不得參與特定土地開發、參與住宅類商品房的開發和銷售、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債權融資。

商業大樓 最受青睞

大陸主要的投資銀行預計,保險資金入市後每年新增資金量約150億至200億元,且主要集中投資在商業辦公樓。目前一些大型保險機構已開始積極行動。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在今年8、9月,借助旗下信託公司大舉進軍房地產業,先後接觸金地集團、綠城集團。

中國人壽也在積極布局,國壽投資與信達投資公司在7月簽訂了合作協定,雙方將在商業地產、酒店投資和物業管理等業務領域合作。

大陸專家指出,保險資金不會進入住宅市場。對於資金量盤大的保險資金來說,投資商業物業更為適合。

人保集團旗下的人保投資控股公司,已著手進行投資不動產的政策研究、項目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