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於能源的依賴將是長期的,並且這種依賴性正在不斷加深。隨著全球幾大主要經濟體漸漸踏入經濟復甦上升通道,能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之間的新一輪互動也將被啟動,這意味著發達國家有機會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來。中國對此更應未雨綢繆,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國際影響力,與能源大國之間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過去一年內,能源價格的大幅回落不僅為中國節約大量進口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充分抓住這種機遇積極開展對外合作。根據合作對像類型不同,可將這種互動關係劃分為兩類:

一是發展與能源生產大國的關係,目標是拓寬能源進口渠道,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此外,中國與澳洲、伊朗等的能源合作也正在穩步推進。

二是發展與能源消費大國在節能、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方面的合作。中國對於能源的依賴將是長期的,並且這種依賴性正在不斷加深。全球經濟復甦後,也就意味著發達國家有機會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來。特別是美國,歐巴馬上台前就已提出要推動新能源和綠色經濟,只不過在危機階段,美國的財力主要被用於救助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和刺激經濟。在接下來的復甦階段,中美之間可通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這一框架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能源、環境技術合作。

(摘錄自《上海證券報》2009-10-21。原題:「中國該如何籌謀新一輪國際能源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