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就是九九重陽節,上海市老年學學會公布上海十大長壽壽星,年紀最大的是今年110歲住在浦東的李素清老太太,李老太太在上海算得上是名人,因為她是上海目前唯一的「超級老人」,年齡在110歲以上,她已經蟬聯兩年上海長壽冠軍。
這十位上海最年長的居民,其中最小的是今年104歲的葛漢民。9月份才剛動完白內障手術的葛漢民說,因為要肩負起照顧今年95歲的妻子,所以他下定決心開刀恢復視力。但沒有想到,看得清楚上海後,才發現他這個老上海人很多地方已經完全不認得了。
百歲人瑞在上海並不稀奇。在各年齡層中,人瑞的成長速度是最快的,遙遙領先其他年齡層人口,過去8年上海百歲人瑞以每年13%的速度在成長。
2000年時,上海的百歲人瑞只有306人,到2008年已有836位人瑞,也就是每10萬人中有6位百歲人瑞,距離所謂的長壽地區的定義,每10萬人中有7位百歲人瑞,只差一步了。
因此,上海市也是全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上海的女人就像全世界女人一樣都比男人長壽,在目前的836位百歲人瑞中有661位女性,175位男性。如果再以地區來看,靜安區是上海市的超長壽區,因為在這裡10萬居民中有16位長壽的爺爺奶奶,是上海市最多百歲人瑞的聚集區。
這一大群百歲人瑞讓上海60歲到80歲的老人們覺得自己還非常Young,上海65歲以上的人口共有214萬多人,學者預計等到2025年,上海老年人口數將會達到高峰,6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佔據總戶籍人口的50%,也就是說再過16年,上海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上海老人數量居全國之冠,但他們不一定快樂。根據上海財經大學的調查顯示,很多上海老人面對的是「未富先老」,有90%的老人,每月的收入在2,278元人民幣以下,遠落後於2008年上海人均GDP1萬3,000美元的水準。不斷增加的老人們,讓上海市政府財政壓力加重,因為光是去年上海養老金的缺口就高達170億元人民幣。
但看在生意人眼中,銀髮族商機絕對是上海發展的新興產業,且潛力無窮。上海到去年年底養老機構就有582家,床位需要8萬多張,老人看護工作成為熱門職缺,就連保險公司銷售的看護險,也幾乎是上海人必買的保單。
上海10大壽星加起來已經超過千歲的人瑞們,似乎就象徵著上海未來無限看好的銀髮族商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