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行政院會要求各部會,政策於委辦或規劃階段時,提供相關資訊應依行政程序與行政倫理,尤其稅捐開徵,受委託單位學者專家不應逾越職權公布,要有更謹慎態度,避免造成民眾不必要恐慌。

能源稅及證所稅議題引發爭議,吳揆在院會中提示事項中要求各部會對決策發布須更謹慎,強調並非下「封口令」。但預料在年底縣市長選舉前,財政部和行政院都不會對能源稅進行跨部會協商。

財政學者曾巨威昨天為能源稅研究計劃主持人蕭代基叫屈。他說,這件事從頭到尾都因為行政部門中,行政院長、財政部長對開徵能源稅時間的說法不同,才會引起外界好奇,炒熱新聞,學者被錯怪。

政府每一個研究案委託時,學者在簽定型化契約書上就有一條保密條款,本來就不會有洩密問題。但能源稅是賦改會案子,期中期末報告都要開會,開會是公開的,資料當然會公開。學者受訪時,只是討論研究內容,例如規劃的稅額、估計稅收,與配套措施,並分析其影響層面。但「決定權在行政部門」的界線,學者不會逾越範圍。

民眾對加稅案,因事關己身權益,媒體也一定會討論。曾巨威說,蕭代基從未建議過,何時開徵能源稅。時間表是行政部門自己說出,不同的人,說法不一,外界要追究正確的答案為何,為何怪到學者身上?

曾巨威並說,如果賦改會一開始,就開放媒體進場旁聽,資訊越公開透明,今日就不會有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