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交領域工作卅一年,學會必須非常謹慎,尤其絕對不能干涉內政!」AIT新任台北處長司徒文的第一場記者會,為了扁案大聲喊冤。

上任之初,司徒文拜訪法務部長王清峰,寒暄時隨口提了美國有人對扁案「有不同看法」,被媒體解讀為AIT關切扁案。司徒文無奈說,有人指責他干涉台灣司法案件,又有人指責他干涉不夠多。事實上,做為資深外交官的他,當然深知不應該干涉或評論駐在國的任何內政事務。這一課,司徒文學會的是,在所謂不干涉、不評論之外,連閒談都可能有風險。

廿三年曾被派到台灣學華語,八周前司徒文初到台北時,還不忘提醒大家,他的女兒made in Taiwan,比起前任處長楊甦棣用台語和台灣「搏感情」,也絲毫不遜色。兩人面對不同的執政黨、不一樣的政治環境,發言尺度的微妙變化,具體而微地體現了美國駐台灣使節與台灣朝野政黨的互動關係,彷彿美國對兩岸政府「等距」策略的另一種呈現。

雖然剛到台灣就因為「失言」,領教了台灣的媒體文化,但司徒文第一次正式與台灣媒體見面,照樣勇敢地一一握手、換名片,希望和媒體零距離。談到來台八周的行程,簡報官式拜會之外,更眉飛色舞地提到自己逛了「很貴的購物中心」卻買不起,最開心的是重遊士林夜市,話題很「庶民」。

努力融入台灣「庶民」生活的司徒文,這個任期最重要的任務其實不在於美國牛肉進口、台人赴美免簽證,乃至重啟台美貿易架構協議談判等議題,而是完成AIT自建辦公大樓。既然台灣朝野心心念念,還是在於美國用什麼方式支持台灣,在難解的軍售、外交議題之外,司徒文只能用AIT新大樓告訴台灣人:這棟建築,代表了美國對台灣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