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22日起實行,這次價格調整有45%的藥品降價,平均降幅12%左右,有49%的藥品價格未做調整,有6%的短缺藥品價格提高。

指導價格 45%的藥品降價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趙先生昨天驚喜地發現:過去6塊錢(人民幣)1盒(10袋)的中藥無糖板藍根顆粒,今天只要3塊錢就能買到了;居家常備的裝銀翹解毒片(30片裝)也由5.3元降到了4.1元。

大陸推出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希望規範市場,共涉及296種藥品2349個具體劑型規格,適用範圍主要為三黃片、藿香正氣液、十滴水、青霉素膠囊等常用和基本藥品。所謂指導價格是有關藥品的零售價格上限,商家售價可以低於指導價格。

新制度減少中間費用

大陸衛生部發現,一種藥品經過幾次「倒騰」後,出廠價和最後到患者手裏的價格之間能差到10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將通過統一招標採購等政策擠掉藥價的「水分」,也就是台灣所說的藥價黑洞。

衛生部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表示,「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基本藥物實行集中採購、統一配送、減少中間環節,招標採購價格中包含配送費用,過去藥品的重複批發造成價格上漲從而增加老百姓用藥負擔的現象將有望得到解決。」

北京市發改委透露,除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所涉及劑型規格外,北京地區將補充767個劑型規格,把更多藥品劑型納入零售指導價軋範圍。補充劑型規格藥品與調價前相比平均降價幅度達到4.2%。

有助改革以藥補醫的問題

衛生部官員表示,這項政策有助於改革醫療機構「以藥補醫」的問題,可以減輕民眾用藥的經濟負擔。

不過中國媒體有報導藥店業者稱,目前很多被列入基本藥物藥品的市場售價已經低於指導價格。但市場上新藥物層出不窮,而新藥物往往價格昂貴,患者仍可能面臨高昂的藥物費用。大陸今年4月宣佈推動醫改,並承諾到2011年底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一所衛生室;到2020年前建立「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覆蓋城鄉居民的醫保體系。

國家衛生部透露:今年將在30%省級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和30%縣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報銷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