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人文充滿納西獨特的「東巴文化」,他們用東巴象形文字紀錄納西族的語言、宗教、傳說、工藝、音樂......
東巴文字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兩成分的圖形文字,共有1400個單字。東巴文至今仍被納西人廣泛使用,被稱為活著的「象形文字」。其中的音節文字,被稱為「哥巴文」,是由漢字所衍生出來的。
東巴經 記載納西悠悠歷史
麗江到處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痕跡。東巴文化是納西族獨特的民族文化,以「東巴教」為核心;自古以來納西族就信奉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主持宗教活動的祭師被稱為「東巴」所以稱為「東巴教」,而納西文化也就被稱為「東巴文化」。
不過東巴文化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文化元素-「東巴文」,主持宗教活動的東巴經師們創造了一種稱為「森究魯究」的文字,意思是「木石標記」,今天則稱為「東巴象形文字」。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還在使用中的象形文字。
從文字形態的發展看來,東巴文比甲骨文還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東巴文只有一千四百多個單字,但是詞語豐富,能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複雜的事物,還能寫詩、寫文章。東巴經師們用這種象形文字書寫、抄錄古代的傳說、宗教祭文……。
東巴教傳承的「東巴經」記載著納西族的語言、宗教、曆法、傳說、醫學、工藝、音樂、舞蹈、文學、生活……等等,構成東巴文化的核心。這些用東巴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大約有兩萬餘冊、一千多種,內容豐富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如來會佛圖 三教精神融於一體
白沙壁畫是在明初至清初之間的三百多年裏陸續繪製,白沙壁畫在藝術風格上,反映出漢、藏、納西……等民族傳統繪畫技法與風格的互相融匯。繼承了漢族洗煉、勻稱的繪畫傳統,又吸收了藏傳佛教色彩炫麗、線條流暢的風格,還有納西東巴粗礦、浪漫的特色。因此,白沙壁畫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壁畫,是研究民族史、藝術史、宗教史的珍貴資料。
白沙古鎮大寶積宮中有四幅代表性壁畫。繪於正壁的《如來會佛圖》,高3.68公尺,寬4.98公尺,是白沙壁畫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幅。畫中共有各種神佛像一百尊,表現無量壽如來聚集聖眾說法的場面。整個畫面將漢傳佛教、道教、藏傳佛教的神佛形象融合在一起,成為獨特而精緻的宗教畫。
這個現象與當時麗江的特殊地位有關,這裏是雲南、西藏的交通要衝,漢、藏兩種文化影響都很深,加上漢、藏、白、納西……等民族雜居共處,形成了諸教兼容的局面。
東巴繪畫,大體分為木牌畫、紙牌畫、卷軸畫三種,其中以卷軸畫最負盛名。「神路圖」是東巴卷軸繪畫中的代表。
神路圖主要用於葬禮時的超度儀式,描繪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國等各階段的場面,是一幅匯集多種古老宗教文化元素、融匯了多種宗教觀念於一體的稀世畫卷。一般長達十四公尺左右,寬度大約二十六公分。分為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國四個部分,色彩豔麗,人物生動鮮明,既受到藏傳繪畫藝術的影響,同時也具有納西族傳統特色,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
交通指南
1.台北-麗江
前往麗江可以從台北搭乘直飛昆明的直航包機,或是經由香港中轉。
2.麗江各景點
到達昆明之後可以選擇飛往麗江的班機(每天一班),或是長途巴士(車程大約六小時)前往麗江。麗江有7路公共汽車前往玉龍雪山;如果要到白沙古鎮或是束河古鎮,搭乘出租車較為方便。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