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2版)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批判者的權利。

真正的搖滾樂要變成一個產業,

港台那些殖民化的音樂,缺乏真正反叛的文化精神,全都在複製,全都是拿出半成品去當成品去賣,靠著強勢的宣傳和營銷,把他們的價值觀賣出去。現在我們大陸都在受這種價值觀的嚴重衝擊。現在到處後殖民,到處假唱,假掌聲,有人管這事嗎?你們年輕人有人提出來,有人反對了嗎?

吳:你對現在這麼多音樂節有什麼看法?

崔:那都是被動的開放,商業的開放,旅遊業的開放帶來的開放。十個有九個可能都是這樣的,真正為音樂的音樂節可能只有迷笛音樂節和摩登音樂節,其他都是旅遊項目。現在搖滾樂還沒有進入開放的時代呢!

在北京這樣一個龐大的城市裡,只能在兩三個酒吧裡臨時演出,還不能全國各地巡迴演出,不能一年上一百場演出,沒有固定的聽眾群體去買你們的產品,你就不要說你開放了;我平時自己買票請朋友去人家都不去,沒這個產業呢!你的權利還沒有受到保護呢,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你的選舉權還沒有受到保護呢,你就不要說進入了一個開放的時代。我們的文化是被動開放的。別覺得今天買了房買了車、天是藍的,就覺得我們跟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了。你跟胡錦濤、溫家寶是不是同等的權利?這才能證明是不是平等。所以咱們都共同生活在一個開口的階段,還沒有進入開放時代。

吳:你覺得中國搖滾樂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崔:別一上來就說搖滾樂怎麼樣,這純粹是給搖滾樂穿各種各樣它不該穿的鞋。靈魂不需要穿鞋,穿鞋幹嘛啊?光著腳挺好的。誰也不要給搖滾樂蓋棺定論。特別是現在中國這幫人,包括所謂樂評人,旁門左道,讓他們真正地去關注自己的生命去吧──我都不明白搖滾樂到底是什麼。

先別管中國搖滾樂怎樣發展,你先想想文化產業怎麼開放,真正用心創作的藝術家怎麼受到保護……這就好了,不光搖滾樂,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別讓文化和音樂成為一場騙局

吳:現在年輕的一代開始聽搖滾樂時,他們更可能先去聽國外的,或者國內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樂隊,他們對您的認識,往往是一個符號性的認識。

崔:這是肯定的。年輕一代不聽我的是應該的,我們當時也是這麼出來的。我們希望年輕人有個性。

年輕人和老一代有不同的價值選擇。年輕人可能是世界公民,希望獲取世界的所有東西,但是,要是你脫離了自己的文化環境,你的價值也就沒有了。

〈一無所有〉之所以在當時有個性,因為它是本土化的。我們願意保住這些本土化的東西,並非想獲得更多的名譽,因為我們發現,最後我們能夠做的,只是寫自己的故事,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有關的故事。但,誰也不能代表這個時代。

現在老有人說八○年代,這是炒作出來的。八○年代是什麼東西?我說八○年代就是一種白日夢。如果到現在都沒有在堅持下來的價值觀,那就沒什麼可光宗耀祖的。這種年代的區分確實又無聊又矯情。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實際上也是不良環境的受害者。

其實無論是六○年代生人還是八○代生人,我們共同面對的是共同的文化體制,這個體制讓你什麼能夠公開,什麼不能公開共同的矛盾。所有東西都是圍繞經濟而變化。我們的後代在被奶製品的品質問題毒害著,被行業的潛規則毒害著,當權者互相拿人民的生活當兒戲。奶品毒死孩子有人起訴──但音樂毒死靈魂有人起訴嗎?

吳:你提出來「真唱運動」,現在已經六年了,你覺得這六年來有什麼樣的收穫和成果?

崔:最主要的成果是,我發現了我們生活環境的惡劣性。人們已經太長時間不聽真的東西,覺得真的東西變成一種邪惡。這個演藝行業就是沒有設備,沒有人才,沒有音樂家。現在真實的表演只限於搖滾樂了。真正能夠證明搖滾音樂的價值,就是現場演出。

但搖滾樂沒有專業的演出場地,除了北京一些酒吧,別的地方基本沒有。像我們在香港Hard Rock Cafe演出,堂堂這麼一個東方明珠,沒有搖滾場地。我不希望中國大陸也成那樣,碩大的一個國家,到最後音樂家在飯館給人演出。你說中國開放,但是沒有演出場地──這都是笑話。

吳:那就是說你覺得這六年的真唱運動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崔: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病態,我們都已經病入膏肓了,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了。有那麼多東西值得批判,早就應該有人站起來,為什麼等毒死人了才站起來?非要人進醫院了才站起來?我前兩天聽說演藝圈的一件事,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演員親自跟人談判,說你讓我演戲吧,我就跟你睡覺,已經連經紀人說話的那種含蓄都不要,靈魂都跑哪去了?淺薄的東西是不會死人,但它是非常壞的,它殺死一代人的靈魂,但是有人站出來嗎?

你不要以為老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為了他們自己。什麼老了沒人理你了,你著急了,你要弄點事,這才是狗眼看人低呢!一個公民,看到社會不良現象要指出來,這樣搞文藝的人才稱得上是搞文藝的。文藝喪失了批判的功能你就是搞娛樂的,你跟小姐沒什麼區別,給人樂一下,人家付你錢而已。文藝是嚴肅的,是高尚的職業,應該真正地去關心真正的人才,而不是那種他媽的炒作、發布會。

現在整個是一個騙局,整個行業是一個互相捧臭腳誰也不說實話的一個行業。真正的文藝不應該是這樣的。你知道唱片公司一年給廣播電台多少錢嗎?你們都應該去調查,這跟假奶粉有什麼區別?搞文藝的跟他媽放假蛋白質的有什麼區別?給人的都是假東西,你的靈魂都死了你還不知道,所有的藝術家都已經癱瘓了,完全依靠外來品了,這還叫什麼文藝界啊!都這樣了你們還說我們跟你們不是一代人,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我們面臨的是同樣的東西!現在你們聽到的東西全是外行人在控制著這個行業,這不是一個單獨的大陸市場問題,全世界的音樂產業都是外行人控制,內行人都被踢出去了,這是一個徹底的失敗,音樂產業徹底的失敗。

(本文部分內容曾刊載於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