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明年正式成立,屆時中國大陸與東盟多數商品貿易均可享有免關稅優惠;面對亞太經濟的整合大勢,台灣形勢備受關注。

據中評網報導,有專家認為成功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可為參與區域整合帶來出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必將對台灣經濟帶來衝擊,做為全球第18大貿易經濟體系,台灣經濟一向以出口為主導,若台灣無法在自貿區成立後,第一時間跟大陸或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台灣各項出口產品都會因被徵收關稅而面臨負面價格影響,石化、紡織和機械等行業更是首當其衝。

東盟一向與台灣經貿熱絡,2007年一度成為台灣第三大貿易伙伴,大陸亦是台灣多年來的最大貿易伙伴,台灣4成出口都是銷往大陸。中華經濟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實施後,台灣產品在大陸和東盟的競爭力必將下降,使GDP下降0.176%。未來「東盟10+3(中日韓)自貿區」形成,台灣GDP更將下降0.836%。

張五岳呼籲,積極跟大陸簽署ECFA並發展兩岸經貿合作,讓兩岸經貿跟亞太經貿相連接,才能改善與東盟的經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