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4版)上一個生產高峰是1960年,當然不一定要用27年這個數字,如果再把範圍弄寬一點,下一個可能的生產高峰會出現在2010年,就是明年了。也有不同的研究指出,生產高峰可能落在2020年或2030年左右,但都離現在不遠。

也因為這樣,大家就要爭奪石油。現在經濟一呈現復甦,油價就拚命漲。油價高速提升,很多人說是投機、炒作,我認為不是。會投機也是因為不夠,所以有人去投機。因為大家知道油價一定會漲,趕快投錢進去買期貨。基本面還是根本決定物價的因素。

節能比減碳重要

問:要解決能源爭奪戰的問題,什麼方法最有效?

答:我認為最重要是做節能,節能要比減碳重要。

綠色稅制改革裡的能源稅,就是為了促進節能。另外能源價格提高後,也可促使大家發展替代能源。這樣就不需要用補貼方式發展新能源了。大家一定要趕快做好節約能源,才能把能源的需求降下來。

另外一個就是開源,包括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但現階段這些新能源所產生的電力,不只量不夠,品質也不好,風力、太陽能都不穩定,而且都只能裝設在很偏遠的地區,偏遠地區不一定有這個需求。

所謂新能源是要去生產,可是不能依賴。很多時候政府或企業會說,我們不必節約能源,只要發展新能源就好,這是不對的。

節能一定是最優先的,發展新能源只是附帶的工作。不能依賴現在已知的新能源來當作未來需求的準備,我們一定要去發展更先進的能源。

目前可以看到更先進的能源技術只有核融合了。我們現在可以運用核融合的技術製造出氫彈,但是還無法製造出設備,來將氫彈釋放出來的能源和平利用。這需要科學的新突破。先進國家已經集合起來一起努力,如果能成功,這種技術所製造出來的能源,可以說是無限量,而且穩定,可是價格高。

問:你認為兩岸在能源方面有什麼合作空間嗎?

答:我認為,台灣可以和大陸合作到海外去開採、併購、投資新能源。

最近有一件事也值得注意,俄國在西伯利亞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現在希望經過中國東北運出來。兩國還在談判中,日本也加入角力,希望改走對他們有利的路線。我覺得這也是兩岸可以合作的一個項目,如果俄國的天然氣經由中國東北外銷,台灣可以考慮向他們進口。

「無悔的政策」需早上路

問:綠色稅制無法推動,你覺得很遺憾嗎?

答:為了明天會更好,這是必須做的事,能源安全是個重要的問題。想要落實節約能源,必須要有價格政策。

馬總統競選時把能源稅列為政策,好多次演講都說要徵收能源稅。前任劉兆玄院長也這樣講,大家都有共識。其實一般人也願意付較高的能源價格,這是趨勢,現在碰到的阻力來自立委,這是因為資訊不夠,需要再說明、溝通。我希望執政者要有信心、意志和魄力,早日實施這項「無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