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家奈思比曾預言亞洲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也成功預測了網路的興起。如今,《中國大趨勢》站在全球的高度,提出撐起未來強權的「八大支柱」,並總結出中國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模式」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影響整個世界。

奈思比博士認為未來支持中國大陸發展有八根最重要的支柱,且讓我們一一加以說明。

第一個支柱是思想與心靈的解放。從1979年的改革開放開始,過去30年來,一方面通過快速的國際化,一方面由於教育的普及,中國大陸的政府與人民對於思想解放的速度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當然,全面政治的解放將會是最後一步。

其次,中國正在形成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垂直式民主」。作者認為中國未來的決策是由上而下,但是決策形成的過程中會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人民所參與的(即由下而上),所以是一種所謂的「垂直式民主」。基本上,我同意此一觀點,但是我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自上而下的重要性仍然會遠高於自下而上的互動,因為中國人尊重法統的觀念根深柢固的存在於大多數人的心中。

第三,圈地畫界讓萬千樹齊成長,即未來中國大陸政府仍然會不斷的拿出更多改革開放的方案與措施,讓人民在其中尋找自己的角色與利益。

第四,中國的發展模式由中國人自己決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這麼大的社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行這麼大幅度的改革,同時又取得如此可觀的成就。因此,中國大陸可能很難去向其他國家學習一整套的作法。雖然中國的領導人很願意向國外學習,但是最終可能還是要依據中國社會的特性,來決定中國未來發展的最適途徑。

第五,科技技術與人文藝術的持續成長。要維持社會長久的進步,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對於科技技術的重視是不可或缺的。過去30年,雖然科技技術始終受到中國政府部門的重視,但是文化與藝術卻似乎受到相當程度的忽視。但是,隨著中國大陸社會的快速進步,文化與藝術在中國大陸受到的重視程度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未來,文化、藝術與生活素質必然會是中國大陸社會進步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第六,與世界接軌。由於中國人口估計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當中國經濟成長開始啟動之後,全世界就會立即受到影響。試想,過去10年來,全球的油價、原物料價格大漲,以及最近金價大漲,那一件與中國的需求無關?此外,在過去短短10年內,中國外匯存底成長10倍,現在有超過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比第2名的日本整整多出1倍,人民幣成為另外一個重要的國際貨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第七,自由與公平的爭議仍將存在。鄧小平「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自由措施,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在此同時,中國人民貧富差距的擴大,也造成社會上相當程度的不安。因此,未來中國大陸對於追求經濟公平的努力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1990年代末期的住房、教育及醫療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改革之後,大多數人民的社會安全保障突然少了許多,也使得社會公平性愈來愈少。近年來,雖然中國大陸在快速的進行社會安全網的重建工程,但是與快速的經濟成長相比,整個社會安全體系仍然是相對落後許多的。

第八,從模仿、創新、到品牌:由於中國本身的市場夠大,因此大陸有足夠的能力與誘因去進行自已的自主創新與品牌。手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由於是一個後進者,大陸的電話市場省略了市話,直接跳到手機市場,然後近年來山寨機的盛行,說明模仿的重要;然而由於市場夠大,因此我們相信自主品牌在中國大陸出現是遲早的事。(摘錄自《中國大趨勢》導讀「台灣人應該認識的一本書」╱林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