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涼,時節進入秋天,饕客期待的螃蟹正是最肥美季節,但隨著中國大陸消費能力提升,加上十一長假前後,原本從東南亞準備進口台灣的螃蟹,多轉向運往對岸,讓市場價格蠢蠢欲動,業者建議消費者,要吃到物美價廉的螃蟹,愈早行動愈好。
螃蟹多產於熱帶地區,為了要能順利度冬,大多會在冬天來臨前拚命進食,因此,越到冬季的螃蟹越肥美、香甜,也是懂得吃的饕客,會選擇秋蟹原因。
養殖螃蟹需要較大的成長空間,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根本不符成本,業者吳金福(見下圖,林和生攝)說,台灣的處女蟳及紅蟳多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如果引進的螃蟹還沒成熟,才會多在魚塭飼養一至兩個星期,再入市。
但近來進口螃蟹貨源開始有短少趨勢,詢問原因後才發現,原本進口台灣數量已有一定比例被對岸瓜分。吳金福說,十一長假前後,對岸需求量大,不少即將入市的螃蟹,早就被人訂購一空。
現在市場也開始反映價格,去年一台斤售價三百五十元的處女蟳,目前已經小漲至四百元。吳金福說,整體售價至今年底前只會漲不會降,所以想要吃到物美價廉處女蟳的饕客,越早下手越划算。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