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祕密簽訂議定書,閃電宣布放行美國牛肉內臟進口,全台民眾嚇一大跳!現代民主國家,只要是對民眾權益有重大變動的公共政策,政府都應盡告知義務,尤其擴大開放美國牛肉一事、攸關國人健康,政府竟可隱瞞達十七個月之久,還宣稱這是「集體決策」,真是罔顧民意和民眾知的權利。

檢視這次開放美國牛肉的決策過程,簡言之就是部分衛生專家、動檢學者及相關主管機關閉門會議,參考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風險評估後,就決定「開放」的方向,隨後再拍板韓國模式,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內臟及絞肉,全案就此底定。

十七個月的決策過程,民眾只看見「精英決策」,「公眾討論」付之闕如,不僅立法委員、社會大眾不知情,一路參與評估談判的主管機關,連衛生署長楊志良都狀況外,光是解釋內臟的開放項目都前言不對後語,為什麼如此荒腔走板,政府欠民眾一個交代。

開放牛內臟、絞肉政策,還有很多沒有釋疑之處。第一,若說民進黨時代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是門戶洞開的第一步,但至少在帶骨牛肉、絞肉及內臟這道防線,前朝政府並未徹守,馬政府跟進,還讓這個洞愈開愈大,此時反指是民進黨當年種下惡因,實在難以自圓其說。

第二,政府宣稱擴大開放美國牛肉的風險僅百億分之一.五,是可以接受標準,但政府可接受,不代表民眾願意接受,既然仍有風險疑慮,民眾當然有權拒絕,為何政府剝奪民眾知的權利在先,又逕行簽訂台美協議?

擴大開放美國牛肉政策掀起大風暴,馬政府上任以來,這樣的情形不只一樁,兩岸簽訂ECFA的決策方向,同樣也是政府先拍板再宣布,引發民眾反彈後,府院才動員各部會強力疏通說明,這種密室決策的慣性不改,長久之下,民眾對政府的信賴和支持,也會一分分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