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沉迷遊戲忘了噓噓,容易憋出腎膿瘍。四歲蔡小妹妹,很愛玩扮家家酒遊戲,玩到捨不得去上廁所,檢查竟罹患腎膿瘍。醫師指出,小時候若發生泌尿道感染沒徹底治好,長大後會有程度不等的慢性腎臟病等後遺症。
蔡小妹妹的媽媽回想,女兒在玩遊戲過程,屁股常會扭來扭去,遊戲一結束,卻立刻衝進廁所,這才知道女兒其實在憋尿,有一天發燒,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腎膿瘍。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楊緒棣指出,廿七名臨床三至十歲罹患泌尿道感染的幼童當中,就有十七人有憋尿習慣,比率超過六成。
楊緒棣表示,許多小朋友因為玩遊戲、看電視、打電動玩具,捨不得花時間去尿尿,或強忍住尿意,久而久之就會憋尿,尿液滯留在膀胱過久,細菌就容易滋生,加上排尿障礙,細菌就可能從尿道口進入膀胱,進而破壞整個泌尿道系統,發燒就是身體發炎的警訊之一。
楊緒棣指出,爸爸媽媽可以協助小朋友寫「小便日記」,對修正憋尿行為有很大的幫助。
家長可以準備兩個約五百西西至一千西西刻度的飲料空瓶,分別記下喝水量、尿量,在日記的時間表裡記下喝水量、尿量、急尿感及漏尿情形、就寢時間等等,醫師可依此作為診斷參考依據之一。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