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首屆中國金融外包峰會上表示,在此輪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金融業未如美國金融業那樣遭到重創。他強調,不能因為美國金融機構的過度創新導致金融海嘯,中國金融產業便因噎廢食,不再創新。

金融業創新不足,中小企業和農戶貸不到款,是中國經濟的問題。原因是金融業自身開放程度不足、門檻過高,導致面對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無法產生。其二,對大量分散的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考察耗費極大資源。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產權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就是占全國土地比例大部分的農地產權不夠明晰,無法形成資本化產品上市流通。

從過去十年的城市住房改革效應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晰。城市居民的財富大增長是因為1998年以來的住房改革。住房私有化、產權化、資本化使他們的財產性收入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內需。如果農民的土地和宅基地也實現自有產權化和資本化,農地和農房可以出售、抵押,則農村金融改革、農業產業化 現代化的進程將會加快。而目前實施的「按需分配」的集體土地和宅基地制度,確實存在弊端。

中國農村居住的人口把過多的資金投入住房建設,不僅導致金融業無法向農村滲透,使農村居民在大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因喪失資金而喪失創業機會。創新金融產品,提高投資效益,改革土地產權制度不失為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