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國父紀念館聞名的建築大師王大閎,是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的建築類得主,他目前已經九十二歲高齡,昨日在家人陪同下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一般人熟悉王大閎的建築成就,卻少人知道王大閎有作曲的小嗜好。頒獎典禮上,來自阿里山的美聲男童楊宇哲獻唱王大閎的作品《song》,歌詞是王大閎翻譯英國詩人唐恩(John Donne)的同名詩。
王大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但他堅持不用拐杖,昨天請兒子王海琪代表致詞。王海琪說,父親是位不平凡的建築師,卻是一位平凡中帶著不平凡的父親。王大閎有獨特品味,「他不吃豬肉,但喝雞湯一定要放火腿提味,他不吃西瓜,但喜喝西瓜汁,他不喜歡談建築,但是把建築完全融入在生活中。」
今年國藝獎頒獎的特色,是贈獎人都經得獎人挑選的師長好友。王大閎邀請的贈獎人陳重義,是陳敏薰的父親,兩人為多年好友,王大閎也曾設計過陳宅。
文學類得主、作家王文興邀請的贈獎人潘魏美月,是恩師潘光晟的遺孀。潘光晟是王文興師大附中的老師,從初二教王文興到高三,「對國文上的指導以及淡泊名利的人格影響我至深。」
王文興說,他耕耘白話文結合古體文的文體,「我不是標新立異而是絕地求生。」他也談到代表作《家變》,「讀起來很艱難,以前可能十個人讀過,現在增到四、五十個吧!但不是讀的人多了,而是積少成多。」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還包括指揮廖年賦、藝術家陳界仁、表演藝術家金士傑、電影剪接指導陳博文。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