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昨日在廈門文化藝術中心西廣場正式開幕,台灣特色依舊是今年主打賣點,一千一百多個展位裡台灣即佔三八五個,並設有藝術精品、博覽文化、舒活設計、工藝文化與創意生活等特色館,讓廈門民眾得以瞭解台灣文創活力與成果,而設在西廣場的台灣美食展區,更吸引眾多市民一飽小吃口福。
昨日的開幕式由福建副省長陳樺主持,國台辦副主任葉克冬在致詞表示,兩岸文化產業各具特色,大陸擁有深厚底蘊、豐富資源與廣闊市場,台灣則因進步較早,在創意、研發、營銷、品牌經營、資本運作等具有優勢,「希望兩岸能共同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提升中華文化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對於兩岸文創合作前景,陳樺副省長在會見台灣代表團時指出,「海西區」現每年以十三%速度成長,人均所得超過四千美元,文化消費結構重要性大增,廈門這次將推出十三個文化產業園區,並有鼓勵政策支持。
「台灣特色」依舊是今年的海峽兩岸文創博覽會的熱點,台灣知名瓷器法藍瓷、靜思書軒、原住民創意以及台南安平劍獅埕均設館展出,另外的舒活設計、工藝文化與創意生活等台灣特色館,則展現庶民小企業的文創活力與產品。
在戶外活動部分,文藝中心東廣場設有台南美食區,讓廈門民眾能一飽各式台灣小吃,在美食現場,人尚未走到展區時,即可聞到陣陣烤小卷的香氣,而在美食區旁邊則是明華園晚間公演的舞台,現場各式燈光音響設備齊全、十分壯觀。
昨日出席開幕式的官員,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等人,台灣代表為新竹市市長林政則與國民黨立委江玲君,以及台灣主辦方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陳立恆理事長等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