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的妻子曾金燕說:「努力學習英語,因為沒有用英語表達的事情,世界上有相當一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它發生過。」這既是曾金燕對政府失望的表現,也是她無奈的慨嘆:儘管日夜生活工作於大陸,但你卻很可能不知道自己身邊正在發生和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新聞的獨立和自由,市民要瞭解今日中國全貌,並非容易的事。

大陸政府早前聲稱要打造「中國的CNN」,以爭奪國際話語權;胡錦濤在世界媒體峰會致辭時又說要「促進新聞資訊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可是近來發生一系列阻撓香港記者採訪的事件卻讓人體會到,這不過是政府給市民編織的又一個美夢;以這種方式對待記者和媒體,掌握國際話語權的夢想只可能是天方夜譚。

長久以來,香港似乎成了出版和銷售大陸知識分子所寫禁書的「黑市」。 如今,在揭發一些貪汙腐敗事件時,大陸人士也不得不跑到香港。在投訴多年卻無人理睬的困境下,近日就有多位大陸傳媒界人士到香港揭露山西省沁水縣涉嫌廉價出售煤礦的醜聞。這究竟是香港之幸,還是國家之哀?

指摘香港記者「藏毒」、「煽動群眾」、毆打香港記者的行為和遮罩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網站的舉措凸顯了政府對新聞資訊自由傳播與對諤諤之士的恐懼。聖雄甘地說過:「不寬容本身也是一種暴力,它是阻礙真正民主精神發展的障礙」。沒有一顆包容異己的心,「和諧社會」永遠不可能構建成功。期待當政者一朝改變他們「引導輿論」、「控制媒體」的思想不現實,但只許百姓歌頌黨「偉大、光榮、正確」,卻不許百姓鳴冤屈、訴不平,這不該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政府應有的行為。展現寬容,以微笑而不是強權面對批評者;以謙卑而不是高傲的態度聆聽批評,這個國家和社會將會更加和諧與快樂。